战“疫”有多久,上海的艺术家们线上探索就有多久。三个多月以来,从最早抖音发起“艺起前行”话题,到如今全平台加入的“一呼百应”;从“云录制”“云创排”“云演出”“云练功”再到如今的直播、录播甚至带货,上海云端演艺正逐步形成产品矩阵,走向“常态化”。这背后有观众的期冀和各界力量的支持,更离不开沪上文艺人从台前到幕后的全动员。
在此次上海大剧院特别放送中,开场的不是明星大腕,而是一群幕后剧场人组成的“芥末少女”组合。观众惊喜地发现,那些活跃在谈判桌、策划室的姑娘小伙,不但有着艺术研判能力和专业知识,本身也是乐器合唱、作词作曲样样精通的文艺青年。把节目遴选和艺术普及交给他们,放心!即便不特别出镜,演艺人也在一次次云端活动中成长为技术“多面手”。上海越剧院事业发展部为让“越趣童谣”更易被小朋友接受,学会了给视频制作卡通图案和可爱花字。而说起拉流推流等直播技术行话,上海昆剧团昔日与曲谱唱腔打交道的“老法师”竟也头头是道……
正是贯穿全周期的全动员,让每一次全情投入都有了观众的热情反馈。短视频“爆款”最开始总出在明星艺术家之中,而通过独特创意和对新媒体的熟稔,一批90后戏曲、杂技人迅速成为“网红”。直播最开始要院团当家人、台柱子带流量,得益于精心策划与持续运营,一些艺术教育项目已悄然展现出长尾效应。
“云上”全动员,必将经验反哺于日常演出和创作——这是久别重逢,更是美好期待,相信演艺行业更多全新体验与惊喜就在前方不远处。(黄启哲)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