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渴望回归中国”被删,病态的自媒体该治了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4-18





  “哈萨克斯坦渴望回归中国”?4月16日,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张霄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篇自媒体文章完全不代表官方立场”,并表示,哈方所提文章作者不详,背景不清,到底是何人所为,还需深入调查。


  中哈关系行稳致远,历久弥坚,不可能因一篇网文而出现裂痕。诚如张霄大使所称:“这次事件仅是一个小插曲,不会也不可能对中哈关系造成任何影响。”


  但是,互联网上此类文章危害也着实不小。从《XX为何渴望回归中国?》到《XXX为何渴望回归中国?》……联系到此前病毒式传播的系列文章《XX国华商太难了!》,可发现这种瞎编乱造、毫无事实支撑的“爽文”,故意在文章中“打鸡血”,迎合少数人的猎奇心态,有的还充满狭隘民族主义,极易误导网友,不可小觑。


  据微信方面回应,已删除“渴望回归中国”类违规文章227篇,对153个公众账号进行封号处理。而《XX国华商太难了!》等文章不仅被删除,有关运营人员也被处理,当地警方已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删掉营销号文章,是分分钟的事。更该探讨的是,如何“删掉”那种病态的逐利思维?


  其实,通过“涨粉”变现本无可厚非。但不能违法乱纪,不能见利忘义,为了一逞私欲而置法律法规于不顾,置公共利益于不顾,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与一般的造假类文章不同,这类“爽文”通常与国家立场不同,也与实际情况不符。炮制这类文章的商人,并不是真爱国、真正为国家好,他们目的很“单纯”,就是通过消费老百姓的情绪情感收割流量变现。


  这类文章具有双重危害性,不但混淆大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判断,造成错误理解,而且不利于国家形象,以至于引发争端。


  对于这种文章,平台有责任加强监管,遏制住它们生存和传播空间。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有责任依法查处,对运营人员零容忍,让它们付出应有的法律代价。


  业内人士指出,对不守底线的“营销号”应加大打击力度,加快处理进程、提高处理效率。依法处理违规营销号,提升其违法成本,势在必行。涵养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提高辨别能力,不追逐那些哗众取宠的标题党,不传播那种充斥不实信息的“鸡血”文,这是我们每个网民的责任。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