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战“疫” | 不少文旅企业或将破产,安徽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3-03





  新冠疫情下,文旅产业受损严重,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支持政策,助力文旅企业渡过难关。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制定印发了《关于指导全省文化和旅游企业切实用好疫情防控支持政策推动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恢复文化和旅游产业活力激发市场消费潜力的若干措施》等通知,全力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有序恢复生产经营,文旅产业逐渐升温“回血”。那么,2020年安徽文旅产业将如何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新趋势:文旅产业逐步复苏有望反弹


  2月21日,黄山风景区正式恢复对外开放,当天迎来了首位游客,也是唯一的一名游客,一人独揽黄山美景;


  2月23日,九华山风景区开放,首日接待52名游客,当天游客全部下山,无一人入住景区内;


  2月24日,天柱山风景区正式恢复开放,全天接待游客215人……


  截至2月28日,安徽已有66处旅游A级景区对外开放,文旅产业正在逐步复苏。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安徽预计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390万人次,国内游客8.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5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13.7%和17.8%,旅游人均消费首次突破1000元。试问,今年旅游市场将会是怎样的局面呢?


  安徽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教授李经龙表示,“纵观国内外形势,今年1-3月份显然是旅游业的淡季,不可否认疫情对旅游业带来了影响,但并非致命的。疫情结束后,大量压抑已久的市民将会走出去,深受新冠肺炎影响的市民也会更珍惜当下,带着家人一同外出旅游,旅游业反弹是必然的,故而今年国内旅游依旧会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新冠疫情在我国率先爆发,会使入境游客对出游有所畏惧,短时间内入境游客人次将会有所下降,特别是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次会下降。同时,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的疫情,也使很多境外游客不敢出门。因此,今年出境旅游人次也将会有所下降,更多人会选择在国内旅游度假。”李经龙分析。


  新风口:康养旅游转型升级迅速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安徽已有1034家旅行社提交的申请材料经过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并交由相关银行办理暂退事宜,占旅行社总数的69.2%,涉及暂退金额1.69亿元。安徽省还将从省级相关文化和旅游资金中切块,作为纾困帮扶资金,主要支持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网吧等企业。


  为了全力支持省文化和旅游企业有序恢复生产经营,减缓企业损失,安徽省各级主管部门都出台了相关的扶持和补助政策,这也是今年文旅产业实现稳定发展的新机遇。


  根据《关于指导全省文化和旅游企业切实用好疫情防控支持政策推动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各级相关部门主动作为,帮助省内文化和旅游企业切实用好各项支持政策,比如主动加强与金融监管、银保监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准确了解和充分享受金融支持政策。主动加强与人力社保、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充分用好社保支持政策。主动加强与财政、税务、国资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明晰税收政策适用口径和标准,用足用好相关税收减免政策。指导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主动加强与财政、发改等部门的联系,争取2020年各级涉企财政资金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组织实施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工作,暂退标准为现有交纳数额的80%,被法院冻结的保证金不在此次暂退范围之内。暂退工作要在2020年3月5日前完成。指导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项目、企事业单位及时申报奖补资金,在规范审核基础上,加快拨付进度,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渡过眼前难关,有序恢复生产经营。主动加强与人力社保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充分用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


  “一方面,疫情中文化和旅游企业停止运营,管理者和一线员工都在趁机提升能力;另一方面,疫情后文化和旅游业的复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企业竞争也会异常激烈,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质量将有所提升。”李经龙认为,“但是,受疫情的影响,一些中小企业可能无力维持,预测今年会出现不少文化和旅游企业破产以及被其他企业兼并的现象。”


  在落实好原有景区门票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安徽省将鼓励全省A级景区全年对全国范围内医务工作者实行免票。


  李经龙分析,“可能后期也会进一步对其他一线抗疫人员免费开放,今年公益旅游将会明显地有所增加。此外,疫情让人更深刻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康养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将在今年迅速发展。同时,康养旅游也会转型升级,以满足游客健康管理的诉求。”


  新业态:围绕重要节点打造多元产品


  根据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关于恢复文化和旅游产业活力激发市场消费潜力的若干措施》,安徽省今年将按照“先周边再外地、先近程后远程”的旅游市场恢复特点,尽快谋划一批一日游、周边游、乡村游、亲情游线路和产品。重点围绕“五一”“端午”“暑假”等时间节点,策划一批康养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避暑旅游、休闲度假、研学旅行产品。在持续推进、完善“皖南川藏线”、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浙一号线”、“黄山218风景道”、大别山旅游风景道等基础上,因地制宜规划推出一批旅游风景道产品。拓展各级博物馆、非遗传习基地、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功能,合理配套餐饮区、休闲区、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展示售卖区,推动文创产品研发、展示和销售。


  “疫情的影响是深入人心的,游客将会尽量减少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大容量交通工具的出行,自驾游会进一步增加,团队旅游有所减少。人们会更多地选择在户外进行休闲旅游,特别是空气清新的自然景区。”李经龙分析。


  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四级联建”、“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等创建活动,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推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开发建设旅游民宿、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产品。


  加强引导,鼓励各地参与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选创建,择优推荐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和示范区。


  新空间:在线旅游营销必将快速发展


  安徽今年加快发展数字文化旅游,开发新型文旅产品。


  推动文旅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旅游动漫形象和系列动漫作品创作。


  支持企业以经典动漫形象、原创动漫故事为核心,开展各类主题乐园、互动体验馆、特色小镇等建设。强化宣传,细化服务,推动交流,创新开展全省动漫大赛。


  鼓励开展各类电竞赛事活动,支持办好中国电子娱乐竞技大赛,吸引更多国内外电竞选手和爱好者踊跃参与。


  李经龙认为,疫情使市民一个多月闭门不出,也成就了一批在线主播、在线销售。文化和旅游业也必将随着科技和新媒体的发展与时俱进,创意十足、魅力无限的在线旅游营销必将快速发展。


  利用“安徽文化云”、两微一端等平台,开展在线直播、在线宣传、在线展览。


  指导各级文旅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学会组织,运用互联网技术平台,组织开展线上专业技能培训,积极运用5G、VR/AR、全息投影等现代技术,加大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文化旅游项目设计,推出“线上景区游览”项目和居家VR旅行产品,推进景区全流程智慧游览服务。


  组织推广线上预约,引导文旅企业、景区景点等广泛应用互联网开展预约、预售、预订等活动。


  新时段:扩大消费规模点亮夜间经济


  根据各地疫后复工复产安排,安徽省将稳妥有序地发展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的夜间旅游,总结推广合肥市罍街、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芜湖市鸠兹古镇、黄山市黎阳in巷、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铜陵天井小镇等经验做法,择优推出“十佳夜游街区”、“十佳夜娱项目”、“十佳夜读空间”、“十佳深夜食堂”等,推动夜间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发挥夜间经济集聚协同和带动效应,让游客留下来,让市民走出来,创建一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打造“夜游”产品,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在保证安全等前提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鼓励依托重点景区、主题公园、特色街区、文体广场等,开展灯光秀、音乐节、露营节等多种形式的夜游主题活动。


  优化“夜娱”产品,推出精彩多样的夜间文艺演出精品节目、驻场演出项目、娱乐互动项目,支持举办音乐节等活动,丰富夜娱演出市场。


  推出“夜读”产品,延长图书馆现有日间设施开放时间,增加夜间阅读空间,支持建设24小时书店,鼓励博物馆、体育馆推出夜间服务。


  繁荣“夜食”产品,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等活动,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和夜市,引导品牌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


  丰富“夜购”产品,鼓励开展夜间推广、打折让利活动,引入夜间购物、公园之夜、嘉年华等各种形式的时尚消费活动。


  提升“夜宿”产品,大力发展特色精品民宿和主题文化酒店,提升酒店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


158321775334.jpg

资料图:两位摄影爱好者在黄山市休宁县呈村油菜花田旁取景拍摄。新华社记者郭晨摄


  以下是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的《关于恢复文化和旅游产业活力激发市场消费潜力的若干措施》和《关于指导全省文化和旅游企业切实用好疫情防控支持政策推动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全文:


  关于恢复文化和旅游产业活力激发市场消费潜力的若干措施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释放其带动和促进功能,激发市场潜力与活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要求,推动疫情解除后我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恢复性增长和持续性发展,针对疫情对文旅市场带来的新变化,结合实际,特提出如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指导,推动扶持政策落地


  各级文旅部门要按照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指导全省文化和旅游企业切实用好疫情防控支持政策推动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皖文旅发〔2020〕23号)精神,围绕当前国家、省及相关部门密集出台的财税、金融、社保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做好梳理汇总、宣传解读、贯彻落实工作。把指导文旅企业用好用准用活政策作为当前重点任务,组织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落实专人负责,让企业对政策“应知均知、应享均享”,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经营难题。要尽快落实暂退80%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工作。省厅将提前下达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尽快拨付旅游市场开拓培育资金,支持各市结合实际强化宣传营销。


  二、及时策划组织,开展惠民消费活动


  提前举办第七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采取财政直补消费、省市拼盘、金融惠民政策叠加,文旅企业优惠折扣等措施联动实施。各市要及时出台相应政策,设立消费激励引导资金,鼓励商户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剧目展演、非遗展示、美食节庆、文创产品展销、民俗体验等文旅消费活动,丰富市场供给;因地制宜推出文旅消费券、惠民卡等措施,释放消费潜力。适时开展“送戏进万村”、“江淮游—百项非遗进景区”、全省音乐舞蹈展演等文化惠民活动。在落实好原有景区门票优惠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全省A级景区全年对全国范围内医务工作者实行免票。积极推动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合肥、芜湖等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应在巩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完善优惠政策,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打造多元产品,丰富消费新业态


  按照“先周边再外地、先近程后远程”的旅游市场恢复特点,尽快谋划一批一日游、周边游、乡村游、亲情游线路和产品。重点围绕“五一”“端午”“暑假”等时间节点,策划一批康养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避暑旅游、休闲度假、研学旅行产品。在持续推进、完善“皖南川藏线”、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皖浙一号线”、“黄山218风景道”、大别山旅游风景道等基础上,因地制宜规划推出一批旅游风景道产品。拓展各级博物馆、非遗传习基地、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功能,合理配套餐饮区、休闲区、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展示售卖区,推动文创产品研发、展示和销售。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四级联建”、“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等创建活动,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推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开发建设旅游民宿、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等乡村旅游产品。加强引导,鼓励各地参与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评选创建,择优推荐创建国家级示范基地和示范区。


  四、实施智慧赋能,开拓消费新空间


  加快发展数字文化旅游,开发新型文旅产品。推动文旅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旅游动漫形象和系列动漫作品创作。支持企业以经典动漫形象、原创动漫故事为核心,开展各类主题乐园、互动体验馆、特色小镇等建设。强化宣传,细化服务,推动交流,创新开展全省动漫大赛。鼓励开展各类电竞赛事活动,支持办好中国电子娱乐竞技大赛,吸引更多国内外电竞选手和爱好者踊跃参与。利用“安徽文化云”、两微一端等平台,开展在线直播、在线宣传、在线展览。指导各级文旅部门、企业、行业协会、学会组织,运用互联网技术平台,组织开展线上专业技能培训,积极运用5G、VR/AR、全息投影等现代技术,加大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文化旅游项目设计,推出“线上景区游览”项目和居家VR旅行产品,推进景区全流程智慧游览服务。组织推广线上预约,引导文旅企业、景区景点等广泛应用互联网开展预约、预售、预订等活动。


  五、点亮夜间经济,延伸消费新时段


  根据各地疫后复工复产安排,稳妥有序地发展业态多元、体验丰富的夜间旅游,总结推广合肥市罍街、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芜湖市鸠兹古镇、黄山市黎阳in巷、安庆市五千年文博园、铜陵天井小镇等经验做法,择优推出“十佳夜游街区”、“十佳夜娱项目”、“十佳夜读空间”、“十佳深夜食堂”等,推动夜间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发挥夜间经济集聚协同和带动效应,让游客留下来,让市民走出来,创建一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夜游”产品,鼓励有条件的景区在保证安全等前提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鼓励依托重点景区、主题公园、特色街区、文体广场等,开展灯光秀、音乐节、露营节等多种形式的夜游主题活动。优化“夜娱”产品,推出精彩多样的夜间文艺演出精品节目、驻场演出项目、娱乐互动项目,支持举办音乐节等活动,丰富夜娱演出市场。推出“夜读”产品,延长图书馆现有日间设施开放时间,增加夜间阅读空间,支持建设24小时书店,鼓励博物馆、体育馆推出夜间服务。繁荣“夜食”产品,举办各类美食节、小吃节、啤酒节等活动,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和夜市,引导品牌餐饮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做大餐饮市场夜间消费规模。丰富“夜购”产品,鼓励开展夜间推广、打折让利活动,引入夜间购物、公园之夜、嘉年华等各种形式的时尚消费活动。提升“夜宿”产品,大力发展特色精品民宿和主题文化酒店,提升酒店文化内涵和服务质量。


  六、推进项目建设,夯实消费新供给


  支持文旅企业加大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对拟开工建设的文旅项目,协调帮助早日开工;对在建的文旅项目督促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建立重点文旅项目领导包保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帮助重点项目企业落实土地、税收、资金等方面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开展全省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重点项目遴选,择优推荐申报全国优选项目。举办文旅产业创客大赛,召开文化和旅游产业创客资本对接会,促进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有效对接。指导文旅企业做好专项债券申报工作,鼓励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拓宽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机构面向文旅中小微企业创新开发金融产品,针对企业疫情后融资需求,建立启动快速审批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等线上形式,与相关文旅企业开展对接服务,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七、强化宣传营销,激活消费市场


  实施旅游市场恢复振兴计划,认真分析疫情给旅游市场带来的新影响、新变化,研判消费的新特征、新趋势,强化精准营销、主题营销和整合营销。统筹实施百家媒体旅游推介活动,赴沪苏浙、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和中部地区举办安徽文旅系列推介活动。在央视、安徽卫视和部分航班上投放主题宣传广告。与马蜂窝等网站合作持续推介安徽文旅新产品、新玩法。强化入境旅游宣传,在美国时代广场大屏、英国、俄罗斯等机场大屏、主流媒体投放安徽文旅广告,在台湾设置安徽文旅门店,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旅游形象和精品产品宣传。创新举办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支持举办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品牌展会,采取资金补贴等模式组织文旅企业参加北京文博会等国内文化和旅游展会,推动会展业成为全省文化旅游消费及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八、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消费环境


  加强智慧政务建设,精简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限。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工作落实,通过网上申请、网上审批、快递寄送等方式,努力让群众办事少跑腿,不跑腿。实现所有事项可通过网上办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疫情稳定后,对已审批的营业性演出,实行备案管理;对已报送审批材料的营业性演出,只进行形式要件审查;对新申报的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审批办结时限缩短为10个工作日以内。推动证照合一便捷化建设。积极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利用“皖游通”智慧旅游平台,免费为乡村农家乐、民宿客栈、餐饮单位、旅游商店等提供在线信息服务。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帮助文旅企业解决疫情后发展难题。


  关于指导全省文化和旅游企业切实用好疫情防控支持政策推动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各市、省管县(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切实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皖政办明电〔2020〕6号)、《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文旅发电〔2020〕33号)精神,全力支持我省文化和旅游企业应对当前困难,用好扶持政策,广为宣传解读,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稳定发展。


  一、用好金融支持政策


  主动加强与金融监管、银保监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准确了解和充分享受金融支持政策。指导受疫情影响较大、暂时出现还款困难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积极向银行金融机构申请展期、无还本续贷、优惠利率贷款等金融支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融资担保。协调保险机构以优惠费率办理保险业务,适当扩展责任范围,并做好出险理赔。


  二、落实社保稳岗政策


  主动加强与人力社保、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充分用好社保支持政策。指导面临暂时性经营困难、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文化和旅游企业,申请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或按6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50%的标准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因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暂时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文化和旅游企业,与社会保险征收机构签订缓缴协议后,可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缓缴期满后,企业足额补缴。对因受疫情影响,逾期办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保参保登记、缴费等业务的企业,允许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补办,缓交、缓办期间不加收滞纳金。对受疫情影响导致经营困难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可按规定申请暂缓缴存住房公积金。


  三、申请税费减免缓交


  主动加强与财政、税务、国资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明晰税收政策适用口径和标准,用足用好相关税收减免政策。指导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疫情防控期间可延期申报纳税,确有特殊困难而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可申请办理最长不超过3个月的延期缴纳税款。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了解和掌握费用减免政策,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用房或产权为行政事业性单位房产减免3个月(2020年2月、3月、4月)房租;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双方协商减免租金事宜;对文化和旅游企业经营用电、用气、用水等,确因流动资金紧张、缴费困难,实行“欠费不停供、不收滞纳金”措施,疫情结束后3个月内,由企业补缴缓缴各项费用。


  四、争取财政扶持资金


  主动加强与财政、发改等部门的联系,争取2020年各级涉企财政资金优先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和旅游企业。积极争取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旅游发展基金补助。从省级相关文化和旅游资金中切块,作为纾困帮扶资金,主要支持范围: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网吧等企业。对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网吧申报的有关项目优先给予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支持。运用好各级文化和旅游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疫后恢复生产,稳定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


  五、执行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政策


  认真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支持旅行社应对经营困难的通知》(文旅发电〔2020〕33号)精神,组织实施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工作,暂退标准为现有交纳数额的80%,被法院冻结的保证金不在此次暂退范围之内。暂退工作要在2020年3月5日前完成。


  六、加快拨付奖补资金


  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19〕17号)等文件,指导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项目、企事业单位及时申报奖补资金,在规范审核基础上,加快拨付进度,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渡过眼前难关,有序恢复生产经营。


  七、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按照《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有关就业工作的通知》(皖人社明电〔2020〕26号)要求,主动加强与人力社保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帮助文化和旅游企业充分用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在确保防疫安全情况下,指导企业将停工期、恢复期组织的员工线下或线上职业培训,按规定申请补贴。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的补贴标准不低于人均1000元,培训对象包括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构成事实劳动关系且入职不超过12个月的所有员工。


  转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综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战“疫” 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战“疫”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