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成都非遗节国际论坛探讨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0-21





        17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正式开幕。当天,以“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为议题的第七届非遗节国际论坛也同时拉开帷幕。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代表参加此次论坛,论坛围绕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的履约实践,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和新时代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要求,结合成都塑造“三城三都”品牌,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文化愿景,开展国内外非遗研究前沿学术交流,探讨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的融合路径。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现场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在致辞中则表示,文旅融合之际,此次国际论坛以“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为主题正当其时,对于理清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将发挥重要作用,非遗对于推动旅游发展,提升旅游的品质内涵,旅游对于提高非遗项目的可见度,增加相关传承人群的收益,将发挥积极的作用。“我们重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深度开展主题旅游,鼓励非遗进景区进旅游路线,开展深度体验游和研修游”。但同时,非遗与旅游融合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非遗保护传承规律,不贬损不歪曲使用,应充分尊重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非遗持有者的权利,保持知情同意并获得相应收益,这也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部门负责人希玛珠莉·古榕在演讲中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在采取主动行动,以展示文化对社会包容、复原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变革力量。自2011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带头推行世界遗产和可持续旅游计划,并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旅组织)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增强地方经济发展,也采用创新的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交流互动。不过她也提醒如果管理和控制不当,也可能会长期损害相关的社会资源。不仅会对旅游资源造成巨大的伤害,也会降低当地整体的发展潜力,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方面更应引起重视。“如何在发展文化旅游和保护活态遗产之间取得一个健康的平衡,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关键所在,也事关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福州则从构建中国的遗产体系出发,讲述了遗产保护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他认为,做好遗产保护体系的建起这项基础性工作,有利于把非遗保护推向深入再上台阶,既有利于学科教学,也有利于文旅融合。同时,强调构筑遗产保护体系,一定要有利于文化压轴出场,让文化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今天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好,讲文旅融合也好,包括我们非遗要在更大舞台、更大层面发挥作用,要和扶贫、教育等方方面面融合,要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格鲁吉亚文化遗产局专家组组长路苏丹·图苏特苏米亚现场援引不少格鲁吉亚村庄非遗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为例,谈到在文旅融合语境中,对于非遗资源的利用,如一些古老的音乐传统、生活仪式等活态传承与商业化过程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如何考虑非遗本身固有的特性与当地居民生活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把它看成是一种纯粹的表演”。

  据悉,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非遗活态传承与城市生活美学论坛也将相继举行,业界菁英齐聚将共同探讨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非遗动漫化的探索与应用、美食类非遗项目的活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话题。


  转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