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人民、扎根生活,汲取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才能为人民抒写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讲话精神,高度认识自己所负担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努力创作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各地文艺工作者创作常态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五年来,山东省作协不仅先后组织开展了“寻访抗战故地”“重走长征路”“乡村振兴”等大型主题采风活动,还积极探索建立了作家深入生活联系点制度,引导作家通过各种方式建立深入生活联系点、联系户,通过持续、深入地到基层体验生活,拓展生活视野,积累创作素材。在山东省作协的团结引导、推动扶持下,“以人民为中心”已成为山东文学界的共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成为新常态和自觉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每年有70多件作品在各类重要文学评奖中获奖,展示了山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新成果。
近年来,山西省委宣传部持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组织支持广大作家到改革发展第一线,发现素材、感受变革、表现时代,一批批优秀作品不断涌现。2017年,山西省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山西省作家协会组织鲁顺民、杨遥、陈克海三位作家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采访。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三位作家顶风冒雪、爬坡过梁,先后深入20余县、近百村庄,记录各种采访笔记60多万字,创作出反响热烈的报告文学《掷地有声——脱贫攻坚山西故事》。此外,由鲁顺民、陈克海创作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贫困村整体搬迁的长篇报告文学《赵家洼》已在《中国作家》发表,并将于近期出版。杨遥创作的《墓园》等扶贫系列小说先后发表,并被《小说选刊》选载。葛水平沿沁河流域进行考察采访,出版了《河水带走两岸》。郭天印多次赴福建采风,创作了《长江支队》。哲夫持续关注生态环保,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其《水土中国》在《中国作家》发表后即获得了该刊年度奖。
“以人民为中心”——各部门组织文艺下基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五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个文艺团体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积极组织文艺下基层,为人民服务,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
今年10月11日至15日,中国文联、中国视协文艺志愿服务队走进榆林服务采风暨慰问演出活动正式展开。中国视协文艺志愿服务队兵分四路,分别深入榆林高新中学、杨家沟、女子民兵治沙连、马塔留守儿童学校开展影视小屋创建、艺术类培训讲座、文艺展演等活动,与当地文艺爱好者及老百姓面对面交流互动,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充分吸收当地丰富多彩的艺术养分,为精品创作储存更多能量。
此次服务采风活动是志愿服务与文化惠民公益项目首次结合。从“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文艺志愿服务内容。在榆林高新中学,志愿服务队创建了陕西省第一所“影视小屋”。文艺专家深入浅出地为学校师生讲授了主持、表演、创作及摄影等艺术门类的专业知识、创作经验与体会,让文艺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年9月18日至22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联合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共同开展“科创强国·文化筑梦”——长三角地区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的指导下,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下辖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淮剧团、上海评弹团等六大院团以及上海智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推进了本次主题实践活动。艺术家们深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载体和先行先试区域——上海张江高新区,通过开展参观调研、交流座谈、基层采风、慰问演出等一系列活动,积极探索科技与艺术发展之新路,绽放传统戏曲文化之美,传递文化自信,彰显时代精神,推动中华传统戏曲艺术在新时代下的繁荣与发展。
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得到了长三角地区诸多三奖艺术家热情的支持与响应。年近八旬的国宝级艺术家尚长荣、蔡正仁已连续三年参加“深扎”;谷好好、唐元才等优秀中青年戏曲领头人,以及杨杨、卫立等青年一代戏曲人积极参与。沪苏浙皖二十余位文华奖、梅花奖、白玉兰奖艺术家们同台辉映,携各剧种经典名段如《贞观盛事》《邯郸记》《借扇》《江姐》《浦东人家》等奉献给基层工作者,用三场高水准、高品质、高规格的演出向基层科技工作者致敬,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风采。
用“匠人精神”打造艺术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今年9月3日至16日,上海沪剧团携历经8年精心打磨的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展开西北行,先后在兰州、敦煌、西安参加第四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第九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以及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此次是《敦煌女儿》首次回到故事发生地演出,所到之处均引起了当地观众的热烈反响。
沪剧《敦煌女儿》讲述的是“上海女儿”樊锦诗扎根大漠五十余载,把一生献给敦煌研究和保护的故事,同时讴歌了几代敦煌人的坚守和奉献。几番推倒重来,一边演,一边改,该剧仅原稿就修改过几十次,体现了上海沪剧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兰州,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兰州晨报社在演出前共同策划发起了“寻找百位支援大西北建设的‘上海儿女’,观看《敦煌女儿》追忆芳华”的活动。100多位支援大西北建设的“上海儿女”从四面八方打来热线电话报名,齐聚在剧场观看这部来自家乡的沪剧。当熟悉的吴侬软语和优美的沪剧唱腔在舞台上响起,这些远离家乡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上海儿女”内心无比激动,与剧中人物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演出最后,主办方特地选出了其中8位代表上台,全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向这些为祖国大西北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人们致敬。
在敦煌演出时,敦煌大剧院里120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其中近半数是来自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他们对剧中出现的樊锦诗、常书鸿、段文杰、彭金章等人十分熟悉和了解。敦煌人每10分钟响起的掌声显示出他们对剧中所涉及的人物、历史、故事的认可。当演到动情处,台下不少观众都湿了眼眶。特别结尾部分,当一代代敦煌人的形象和生平出现在舞台上,现场爆发出长久不息的掌声。谢幕时,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走上台,观众们纷纷拥到台前,用鲜花和掌声向樊锦诗致敬,向沪剧人致敬。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创排《敦煌女儿》的八年中我们历经了创作的瓶颈和困难,但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那是因为几代敦煌人为守护莫高窟奉献一生的精神在感召我们,给我们坚持下去的力量。对沪剧院而言,创排这样一部作品是艺术上的挑战,是精神上的洗礼,是爱国初心的教育。上海沪剧院是在自觉履行国家的要求,并为讲好敦煌故事尽一份心力。”
作为地方戏种的沪剧在遥远的大西北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把握了人民的需求、抓准了感人的形象。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全国的文艺工作者正在牢牢把握“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宗旨,为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而努力。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