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开幕,整个城市正式切入艺术节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51台优秀剧目,将在上海的19个剧场演出102场。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早在艺术节正式开幕之前,许多演出场次的门票已经销售一空。
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市场活跃与观众踊跃,但又不仅限于此。
毫无疑问,普通观众是主要购票人群。这当然得益于亲民的价格和便利的票务系统——中低价位票占比超过六成,线上票务系统更是大大方便了市民和游客自主查询购票。但更重要的是,先期的媒体宣传已经让大众对此有了普遍认知:三年一届的中国艺术节,代表了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成就。
因此,踊跃购票折射出的,是公众对于优质文艺作品的渴求。
一段时间以来,尽管各地都在推广文化惠民措施,降低剧场门槛,但大多把重点放在公益票和免费观摩,却忽视了对演出质量的把关,由此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滥竽充数、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低质剧目,摇身一变以惠民演出的名义出现在了舞台上。然而公益演出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因为种种原因,少有甚至没有机会进入剧场的人。启蒙阶段接触到的作品,恰恰决定了他们对剧场艺术的感受,决定了他们以后还愿不愿意进入剧场进行艺术消费。此前就有业内人士呼吁,要重视普通百姓的剧场初体验,十二艺节的种种惠民措施,既凸显了艺术节的应有之义:培育持久的文化消费者,同时也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艺术惠民才是人民真正需要的?为本届艺术节承担首场惠民演出的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来上海演出惠民专场,黔剧院拿出了看家本事,“高水平才能让老百姓满意。”
高水平的演出来自哪里?院团是主要的力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十二艺节的另一个观众群体也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专业文艺院团。
根据笔者的了解,早在开票之初,上海的18家国有院团就已经加入了购票大军,有的是由院团出面购买之后内部抢票,有的是集中采购之后分批组织,还有一些是院团主要创作人员组织观摩。笔者相信,很多来沪参评参演的外地院团,同样做好了观摩的准备。一位院团负责人这样对笔者感叹:从来没有一下子冒出这么多新作品!
众所周知,十二艺节有一个重要板块就是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的评选,在51台剧目中,有38台是参评剧目。然而在评奖之外,艺术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业界的对话和交流。艺术节是不同地域、不同剧种、不同艺术样式和艺术风格汇聚碰撞的平台,就拿参评剧目来说,涉及戏曲、歌剧舞剧和话剧三大类,仅戏曲一类就有12个剧种,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有效对话与交流的绝佳场域。曾经有评论家说过,只关注评奖,不关注交流,这已经成为一些涉及奖项的艺术节的盲点所在。
让人欣慰的是,盲点正在逐步消除,而文艺院团表现出来的在交流与对话上的主动性,也必将反过来激励文艺作品的创造与生产。在今天我们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最高规格的艺术节,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为更多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创作营造了有利的环境。
在高质量的文艺演出越来越常态化的今天,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艺术节?早早售罄的门票,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