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尽管《阿丽塔:战斗天使》 《绿皮书》 《惊奇队长》《地久天长》等各具看点的电影陆续上线,每天的全国总票房却不尽如人意,除周末外,日均票房在绝大多数时间里勉强站上2000万元。这与很多人记忆犹新的春节档的票房狂欢相比,反差太过明显。
不过,五一小长假档的票房乏力并非偶然,从2013年“史上最强春节档”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这一现象作为其伴生品,就一直在困扰着我国电影市场。
众所周知,在“假期档”概念崛起之前,观众更熟悉的是只有广义上由11月份持续到次年2月的贺岁档和暑期档。然而从2010年开始,不同规模的电影院线开始遍布全国,并不断在三四线城市和广阔的县级市区域落地、渗透,长假消费也开始向着休闲娱乐转移,过节看电影,逐渐成为全国范围的“过节新民俗”。以春节档为例,2013年,周星驰导演的《西游·降魔篇》在档期内斩获了7.8亿的票房,正式拉开了春节档的序幕,此后假期档的全年票房占比也不断爬升,尤其是春节档,到2018年,已经达到9.7%,确立了在全年档期的核心地位。
只是与此同时,其他档期都没有形成作为稳定档期所应具有的票房集聚效应。清明档之前的三月份,票房表现一直有点萎靡不振,这在今年再一次得到验证。也就是说,春节档票房的连年爆棚,并未带来我国电影整体票房结构的改善。这说明在现有模式下,过去近十年来通过影片、院线的放量式增长来直接拉动票房的增量模式,已经出现疲态。
其实,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档期概念,本身就是我国电影院线制改革的产物。如今,电影院线已经开始覆盖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从东部地区到中部、西部地区的广阔空间,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地区差异;然而,现有院线制框架下统一的最低票价和统一的票房分成方式,不仅没有在培育普通电影观众养成固定的观影频次、观影习惯等诸多方面起到想象中的正面引导作用,反而还明显限制了片方、院线方在电影生产、销售、发行和放映等诸多环节的积极性。“一刀切”的单一院线制,也导致不同电影类型缺乏差异性的经营环境,诸如以《过春天》《地久天长》等为代表的艺术电影,依然面临“叫好不叫座”的难堪处境,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电影类型的多样化供给。
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方式,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食。展望未来,中国电影的目标是:每年票房过亿的影片超过100部,而且这100部都是好片子。对现有的院线制进行系统性改革,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影档期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票房的可持续增长空间。(作者孙佳山 杜宜浩,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