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持续升温 多元化创新激发文化消费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17





  “打卡”线下展览、购买博物馆文创、分享看展体验……对于年轻人来说,逛博物馆早已超越传统的观展体验,成为了一种休闲、社交和生活方式,“文博热”持续升温。


  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各大博物馆积极探索新形式,通过创新布展方式、丰富文创产品以及采用数字技术,将“博物馆体验”深入日常生活,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形式创新让博物馆文创“活”起来


  随着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的不断创新,文创产品正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历史元素转化为观众喜爱的消费品,成为文化遗产与现代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为设计灵感推出的“凤冠冰箱贴”迅速成为现象级“爆款”。这款冰箱贴木制款售价46元、金属款售价78元,每日限量发售,经常在开馆后一小时内便售罄,被赞“一冠难求”。9月,国博又推出“AR金属凤冠冰箱贴”掀起新一轮抢购热潮,上市首日2小时内售出2300件。截至11月27日,两款冰箱贴累计销售已经超过53万件,成为国博近20年来的“销售冠军”。


  文创产品的热销也带动了文物本身的关注度。在“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明清展厅,凤冠“本体”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的展柜前经常大排长龙,不少消费者手持冰箱贴与展品合影留念。工作人员表示,暑期、国庆节等旅游旺季时,排队参观的队伍最长可达数百米,甚至从明清展区蜿蜒至辽宋夏金元展区。


  据统计,今年以来,国博累计推出了200余款、覆盖350多个品类的文创产品,包括AR考古盲盒、机甲拼插玩具、冷泡茶和节日礼盒等多款备受消费者关注和喜爱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元文化需求。据国博馆长高政透露,截至11月27日,国博文创产品销售收入比2023年增长106%,共创造超千人就业岗位,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没有围城的博物馆”融入日常生活


  “文博热”不仅体现在文化展览和文创产品的火爆,也在城市生活场景中延续并焕发新意。


  记者从12月4日的“中国·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中了解到,北京潘家园正在打造一片传统文化示范街区。该区域总面积达2.59万平方米,从东三环南路延伸至华威桥,覆盖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天雅古玩城等多个文化节点。公共空间均融入了文化符号,宛如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据潘家园街道工委负责人介绍,这片街区以中国经典文物“红山玉龙”为设计灵感,旨在让市民和游客在城市漫步中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刻联结。“通过开放式设计,以'穿越时空的博物馆'为理念,希望让传统文化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打造可逛、可赏、可触摸的文化街区。未来街区还将加入更多互动形式,激发市民和游客深度参与文化体验的热情。”该负责人说。


  记者在潘家园新年文化消费季活动现场看到,不少消费者表现出对“沉浸式”文化体验的浓厚兴趣。一位带孩子参观的家长表示:“希望这里不仅是游览场所,更能成为一个将文化融入生活的开放式课堂,让孩子能在这里接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


  解锁更多“文博热”新形态


  从展览形式的突破到文创产品的创新,再到文化空间的打造,文博产业正通过多样化的方式焕发新的活力,既满足了公众对文化消费的多元需求,也为城市生活注入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以“跨界破圈”为关键词,通过联名合作、数字化技术等创新形式成功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参观浏览。上海博物馆则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化体验与消费融合之路,通过推出“上博号”古埃及主题游船、“博物馆奇喵夜”等创意活动,4个月内吸引超百万人次观展,文创销售额更是突破1.5亿元。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李明认为,“文博热”的背后是全社会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博物馆正在从单一的展示功能向多维度的文化体验平台转型,这种变革不仅提升了文博行业的经济价值,也强化了其社会教育意义。


  在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看来,当代博物馆已展现出“澎湃的文化力量”。“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也是文化体验的创造者。我们希望通过'打开方式'的多样化,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让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流更加深刻。”他说。


  业内人士指出,文博产业的持续创新,正在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为文化消费带来了无限可能。在年轻群体的推动下,“文博热”以新的形式激发了公众对历史与未来的探索热情。


  “未来,博物馆的创新应更多关注与科技的结合,比如虚拟现实(VR)和人工智能(AI)在展览和文创中的应用。同时,要注重国际文化交流,加强与全球博物馆的合作,让中华文化走得更远。”李明表示。(记者 卢岳 □ 王琦琛)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