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音乐节仍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五花八门的阵容令不少观众驻足观望。眼尖的人敏锐地发现,除了一些歌手、乐队之外,很多没有知名代表作的流量艺人甚至演员也逐渐成为音乐节上的常客,与此前流量歌手不同,他们大多因综艺出名,自身歌手属性模糊,如因《种地吧》走红的“十个勤天”,《名侦探学院》常驻嘉宾蒲熠星等。
很容易猜测这背后的原因,这些跨界艺人虽然大众知名度不高,却有一批忠实的受众群体,愿意为其买单。事实也基本如此,譬如之前在五一期间举办的太湖湾音乐节,集结流量阵容的第三场成为四场演出中门票最快售罄的一场,甚至要加价购买,足见粉丝的强大购买力。纵然近段时间国内演出市场极其热闹,但随着市场的过度饱和以及理性消费的回归,因销量惨淡而取消的演出并不少见,为了减轻卖票压力、收回成本,主办方在选择阵容时更倾向于那些能“扛票房”的艺人,这从经济角度来说是无可厚非的。
当前音乐节阵容同质化严重,逐渐对乐迷失去吸引力。起用一些非专业歌手,带来一些新鲜面孔,丰富音乐节阵容,也能形成自己的差异化打法,为音乐节品牌带来一些辨识度。放到国内音乐节发展史中,这种求变的脉络是清晰可见的。从一开始音乐节主要是摇滚、民谣、说唱等垂类歌手的主阵地,到陆续引入国民度较高的主流歌手、选秀综艺出道的偶像歌手以及在国内有一定流量基础的国外歌手等,一些不符合传统音乐节印象阵容的加入,不断突破和重建着乐迷对国内音乐节的认知。
因此,面对跨界艺人的加入,我们也大可以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只是,不管他们原本的身份和优势如何,既然站在了音乐节的舞台上,就要面临观众以歌手标准来审视的眼光。从目前这些非专业歌手的现场发挥来看,基本都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作品积累不够、唱功不过关等。或许,当前的市场环境给予了他们在跨界舞台上的亮相机会,但市场也会存在自我调控和优化的机制,花费真金白银购票的乐迷也不会一味包容,不断打磨自身业务能力才是能够长期立足的底气。
对音乐节主办方而言,音乐节品牌的生命力始终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引入流量阵容,固然能短期解决眼前的卖票问题,但长期品牌建设才是重中之重。与其执着于个别演出人员的加减,不如考虑音乐节定位和风格立足的核心问题,打造真正的差异性。音乐节,终归还是一场因音乐而聚集的盛宴,我们应当对一切变化持有开放态度,但前提得是利于音乐本身的。(李梦馨)
转自:大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