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2023年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首次打造的“戏剧巴士”将穿梭于大街小巷,在静安区核心剧场、商圈社区、重要街区停靠,邀戏剧爱好者们“上车”过把“戏瘾”。这被视为戏剧谷为新一年“中外家庭戏剧大赛”发起的专属集结令,并请来“力量之声”组合担任大赛首席推荐官,传递“城市即舞台,全民皆主角”的理念。
一个专业戏剧节庆品牌为何要花大力气举办面向市民的赛事?“戏剧,不仅仅是艺术家的天地,更是每一位用心生活者的舞台。”静安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宏透露,这是戏剧谷第三次主办“中外家庭戏剧大赛”,之前的两届,已累计为近3000组家庭提供展示的平台。
在上海,专业力量不断加入,使得群众文化活动早已突破了“唱唱跳跳”“写写画画”的传统样式,朝着更多元、更高品质、辐射人群更广跃升。这种改变源自申城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2013年,借鉴世博会园区活动运营经验,上海开全国之先首创市民文化节。它改变了以往政府“单枪匹马”办文化的格局,通过广发“英雄帖”,将多元主体引入到公共文化的“服务大军”中,激发起全社会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的热情。大门打开,源头活水滚滚而来,各类创意、资源、人才聚集到这个平台上,让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从系统内“小循环”逐步转化为社会化“大循环”。据统计,上海市民文化节十年间累计开展的40万项活动中,超过50%由各类社会主体举手主办或参与承办,这些社会主体的总数量逾千家。
机制重构,整体转型升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时间,全市各区争相呼应,踊跃‘举手’。”回忆起2013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首次发布赛事主办征集令时的情境,闵行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继桢感慨良多。作为十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全程的亲历者与实践者,他见证了这个“大舞台”的向心力。在今天看来,那次“举手”,意味着机制的一次全新重构。
闵行区早在2013年之前,就已经完成区、街镇、居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然而,赋予这些空间的内涵,却面临着活动资源分割散落、运作方式单调孤立、市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存量资源无法有效激活。随着市民文化节在上海落地生根,群众文化活动实现从“单点爆发”到“铺天盖地”的转变。大到一场市级文化赛事,小到一次居村的读书分享会……十年间,闵行区举办了10万多场市民文化活动。
据上海市民文化节秘书处办公室主任吴鹏宏介绍,市民文化节80%的活动,包括社区服务日、各类市级赛事的报名和初赛等都是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阵地开展,一来方便市民就近就便参与和享受文化,二来为基层文化设施引流、有效丰富它们的内容供给。由于许多活动是根据社区居民的兴趣深入挖掘、精心策划,因而深受市民欢迎。十年间,延长服务、满载运行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数量大幅增长,有效提升了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效能。在高密度的活动策划和组织中,基层文化队伍也不断成长。比如,普陀区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卢红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转型,成为兼任编导演、音控师、指导员等多项身份的复合型文化工作者。而基层文化的活跃繁荣,助力了基层治理方式的变革升级,广场舞自治组织、“百姓明星”志愿服务、“菜场书屋”项目、“熟人社区”计划等应运而生,构建起市民自治网络,激发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上海市民文化节自创办至今,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样本。其最大的创新是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化发展,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转型升级。”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蒯大申说。
不竭创新,满足市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因为有平台、因为是一个开放体系,上海市民文化节成为一个具有不竭创新动力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创新之源,不断丰富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不断拓展着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更好地满足市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收藏、创意、烹饪等赛事和活动涌现,关照不同年龄和人群参与。
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是一个代表性的案例。它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出现的一个新发展趋势,即人们一方面关注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功能、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还越来越关注这些公共文化空间的设计感和美学品位。“这是一段美好的遇见!”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策展人黄若谷将承办这一赛事看作感受美好的历程。以2018年覆盖全市16个区为起点,历经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全覆盖,再到现在纵深辐射全国11个省市、112个城市……五年来,大赛不仅积累了超千个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典范和上百个优秀设计师的专业人才库;还赛以致用,将好的设计向基层输送,目前正在为浦东新区36个街镇、闵行家门口书房对接优质设计资源,以专业力量提升市民身边的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品质、审美品位、公共品格。
“‘一年办一次,一次办一年’的市民文化节,其实质是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城市文化建设大平台,架起连通各类文化活动实施主体与受众群体之间的桥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认为,办节方式从“独角戏”转变为“群英会”,激发了多元文化主体“百花齐放”。
事实上,借由这个平台,一大批社会主体在共创共建中实现了跨越式成长。以“青果巷子”为例,它开始是由一群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志同道合的人组建而成的一支文化公益团体,因在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传统文化板块中连年举办线下市集,开展古琴、茶道、花道、中式礼仪等一系列活动,受到媒体关注并得到场地、落地服务等多种支持后,注册成立了上海青果巷子传统文化促进中心,正式以一个长期稳定发展的民非组织的面貌专注于传统文化普及公益活动。而一些文化领域外的社会主体通过参与上海市民文化节,将触角延伸到了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获得了人气、口碑、社会影响力与美誉度的提升,从而获得了更大的舞台,比如,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地铁音乐角”项目等。
各方参与,最终受益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