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金秋十月下旬,天意转凉,但每一个勤劳的人们的心意从未失去温度。因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肆虐,加速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可谓不凡,虽然它即将过去,但逝去的日子并不会因为年复一年而停下来!在打拼的人依旧努力,在努力的人依旧不挠。这一切的背后都有一个终点,那就是——家!
常言道:有家才有本,有本才有根,有根才能稳。常回家看看,这对一直在外拼搏的人而言,是一句奢求,是一种难能可贵!2020年10月19日,往日平静的小村子异常热闹起来,爆竹声噼里啪啦,村里人熙熙攘攘聚集而来,这不,还没过年怎么会如此热闹!
原来是村口竖起了一座壮丽的“牌坊”,从远处观望便能看到牌坊上写着“仲庄村”三个字,左右两侧则写着:“牢记使命孝为先,不忘初心善为本”。字里行间,无不寄托着乡亲们对传承的热情,散发着质朴的民风!而立起这座牌坊的正是被誉为:中国民间反劫持第一人、从少林寺走出的第一位国际保镖、中国安全顾问创始人的——释行风。
据了解,释行风先生从进入少林寺成为俗家弟子,还俗后又北漂只身一人闯荡北京,从默默无闻到如今名声在外。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中国人!本可高薪在国外做更领先国内的高级保镖和安全专家,但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异资源回到国内从零开始,带着从国外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技巧一路打拼到今天!或许在旁人看来他只是一介武夫,满腔热血,但鲜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热爱学习和钻研的开拓者,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他是一位严酷的“师傅、总教头”也是一位孩子的平凡父亲!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外在变装,多重性格是不可或缺的,然而这并没有使他迷失本我。多次采访了解到,释行风的初心始终如一,他唯一在变的就是无论功夫多高,一个人的内心必须更加强大,才能使一个人真正意义上达到肉体之外的无坚不摧!他也说道:无论一个人走多远,心里面永远有个家,那就是家乡,落叶归根不是过时的思想,也是他初心未改的一部分!
回归平常,就像释行风本人说的那样:“人在经历中成长,面对生活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其他的随遇而安。”十几年来他从一众少林第三十二代俗家弟子里蜕变成中国名气最响亮的私人保镖,从私人保镖领域飞速成长为国内外个人、企业安全领域培训与咨询的佼佼者。他所做的一切在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事实也证明只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用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再小的微光也会汇聚成辉煌的光芒!从起初的私人安全定制到为国家提供特种培训,再到安全知识、常识通过公益形式科普民间,再到如今繁忙之余通过(快手)直播与大家分享和交流,释行风他一直不敢懈怠,与时俱进保持进步!
2020年10月,在疫情还没完全退去的一年里,或许现在不是一个合适的返乡之时,但对释行风而言,返乡之情是无法压抑的,离开的越久这股乡愁越是萦绕心头,适逢重阳节归乡探访以解乡愁也契合自古以来的传统。正如前言所说,天会冷,但人的心里不会冷!立座牌坊对于释行风而言不过是自己一直在外拼搏,回来看看家乡父老乡亲举手间做的一点事,但对于多数一直扎根于这块土地的家乡人而言,却是溢于言表的鼓舞和树立自信!
曾几何时,古人树牌坊又何尝不是为鼓励当代和后生积极向上而立的呢!而这位从“仲庄村”走出的中国职业保镖第一人——释行风,仍旧初心未改,将用他的一生践行“以人为本的安全使命”!
释行风个人资料延展:
中国个人安全教育的倡导者
中国民间反劫持第一人
中国少林寺第三十二代武功传人
中国安全顾问创始人
中国博警特卫创始人
在美国接受IFS反恐特训的释行风
作为中国保镖文化的传承者与引领者,释行风曾先后去以色列、美国等国家深造,也是中国首位受邀美国IFS反恐特训学员,学成归来的释行风不忘将国外保镖丰富的先进经验引入国内,并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情况下进行创新和延伸,为中国职业保镖培训注入新鲜活力和动力。2013年10月,释行风被再次邀请赴美参加国际反恐组织的CQB(室内近距离战斗)交流学习。
2012年博警特卫将个人安全防范技能带进社区媒体正在采访释行风。
2015年释行风在中央党校现场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及演示防身技能。
2015年央视纪录片《功夫少林》第四集中国博警特卫职业保镖培训现场·图为正在训诫中的总教官释行风。
2016年7月篮球巨星韦德/Dwyane Wade拜访少林,作为释行风梦想起航的地方,释行风不仅领队负责其安保工作,更可谓是故地重游倍感亲切。同时这也是中国少林文化在国际影响力的又一体现,也是中国私人保镖走上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6年10月国际巨星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到访中国,安保工作由博警特卫负责,施瓦辛格并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但此次到访中国可谓让他印象颇深,作为国际知名的动作演员也不得不对此行中方剧组为他安排的安保团队专业度与周密性感到钦佩!图为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团队及同行的释行风。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