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书香》:打开脱贫攻坚剧创作的新窗口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18





  编者按: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广电时评》特推出“决战决胜”系列特别报道,调研梳理全国播出机构、制作单位“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内容创作、传播典型案例和典型经验。


  本篇聚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脱贫攻坚重点播出剧目之一《遍地书香》,记者对话制片人王贵宾、导演杨真、编剧张继,分享剧目创作的心得经验。


  作者:袁鑫笛


  派人伪装买编筐、村民争先恐后练书法、开展文艺大比拼……在山清水秀的椿树沟村,一系列既温暖又啼笑皆非的故事正在《遍地书香》中展开。


微信图片_20200518083825.jpg


  5月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年脱贫攻坚重点播出剧目《遍地书香》在北京卫视开播。该剧由王贵宾担任制片,张继编剧,杨真执导,来喜、王雅捷、范雷、牛犇等领衔主演,主要讲述从城里文化馆来的第一书记刘世成(来喜饰),通过带领村民读书,用村庄的书香气息吸引投资商,从而使村庄迎来美好前景的故事。


  在最新播出的剧情中,椿树沟村村民在第一书记的感召下,读书积极性大大提高,一个个比学赶超,学习氛围浓厚,一改当初认为书籍不够实惠、用处不大、读书浪费时间的想法。


  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扶贫记”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电视剧市场陆续推出优秀主题剧目,构成了反映“决战决胜”主题的荧屏镜像。其中,《遍地书香》从“文化扶贫”这一独特角度切入,讲述了一个用文化扶贫、扶志、扶智,最终实现文化致富的新故事。


  不过,“文化扶贫”该怎样破题?


  《遍地书香》制片人王贵宾提到,电视剧的突破点在人身上:“‘靠山靠水更靠人’,文化扶贫是扶志、扶智,催发人民群众脱贫的内在动力。”于是,观众经由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窥见了沂蒙大地上的文化扶贫记。


微信图片_20200518083900.jpg

  第一书记刘世成(来喜饰)。


  《遍地书香》一开篇就是第一书记刘世成带书下乡,一车书摆在春树沟村村民面前,群众满是疑惑的目光:“读书有啥用?”。毫无疑问,读书活动开展起来定是困难重重,一系列戏剧冲突就此展开。


  初到椿树沟村,在村民“质疑”的目光下,刘世成就一心扑到工作上,走访调研事事操心,把个人财产全部贡献到村子里。于是,村庄开始发生一系列变化。


  这种变化,清晰地体现在另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上——从全村最穷的人,一跃变成全村“首富”的陈三国(龚秩饰)。陈三国是个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当然也有些执拗的沂蒙汉子,年轻时因参军名额与时任村支书的儿子张有才(范雷饰)产生误会,此后便在远离村子的山上搭茅草屋居住,很少与村里人打交道。


  慢慢地,刘世成通过“曲线扶贫”解开了陈三国的心结,并让陈三国与新柳编艺术接轨。最终,陈三国制作的手制工艺品冲出了封闭的大山,销往了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国。


微信图片_20200518083905.jpg

  全村“首富”陈三国(龚秩饰)。


  扶贫先扶志。椿树沟村民通过阅读开阔着视野,依靠发自内心的动力完成了文化脱贫的实践。这也是《遍地书香》编剧张继的创作初衷,“希望通过读书给扶贫工作注入一针强心剂,让贫困群众在精神层面意识到,只有思想的改变,才能够从本质上脱贫”。


  二十年的乡土之约


  《遍地书香》是一部“山东人写,山东人拍,山东人演”的地道鲁剧。据导演杨真介绍,《遍地书香》全程在临沂市蒙阴县椿树沟村取景拍摄,剧集通过镜头展现了山清水秀、泥土芬芳的沂蒙大地,编剧张继也是沂蒙大地“长出来”的乡土作家。


  二十多年前,临沂籍导演杨真与张继相识,两位老乡一见如故,约定好将来合力制作一部反映沂蒙风情的电视剧。2017年,反映扶贫攻坚题材的电视剧成为创作焦点,二人一拍即合,开始了《遍地书香》的项目筹备。


  就像剧中椿树沟脱贫一样,这次创作也充满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518083909.jpg


  两人多次深入沂蒙山区偏远的村庄调查采访,掌握了大量一手素材,并在各自的生活中汲取灵感。剧中的第一主人公刘世成,是张继工作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许多下乡挂职同事的共同缩影。“像作协这样的文化单位,第一书记派出的过程会遇到很多难题,我了解这些文化单位的第一书记,他们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单位的扶贫道路,启发我把文化扶贫作为这部剧的突破口。”


  杨真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剧本创作,却常用自己的见闻给张继提意见。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盲人李木林的原型,就是杨真执导电影《血色》中的一个人物。张继听杨真讲述盲人读书的细节后,便将其巧妙地融入到了剧本创作中。


  “我希望能通过这部电视剧,让孩子们放下手机,拿出书本,让读书成为终生的习惯,让更多的乡村响起朗朗读书声。”张继说。


  随着剧集的播出,两人也如愿赴了时隔二十多年的乡土之约。


  一边严肃,一边幽默


  “一座座青知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道。”


  在第九集中,刘世成和全村的新老党员,哼着动听的歌曲,行驶在前往孟良崮的路上。走到纪念碑下,刘世成一行人共同瞻仰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微信图片_20200518083913.jpg


  而在几十公里外的椿树沟村,王可靠和李化边这对争风吃醋的欢喜冤家,正在组织全村人开展读书会。李化边逞能的一系列举动,逗得在场人捧腹大笑。


  这些情节,正反映着这部剧的创作思路:一边严肃,一边幽默。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曾写过《乡村爱情》等农村题材剧的张继继续用轻喜剧创作表达,加之杨真较真式的拿捏与接地气的艺术手法,共同磨合出《遍地书香》“大主题拉手轻喜剧”的整体气质。


  张继提到:“我们这个戏既要有‘意思’又要有‘意义’,因为是扶贫剧,在该严肃的时候要绝对严肃,可以表达幽默的时候也需要表达。但整体上‘意义’要大于‘意思’。”沿着这样的创作路径,再加上张继多年来积累的乡村喜剧创作经验,《遍地书香》塑造出了李化边、王可靠等幽默风趣、活灵活现的人物。此外,电视剧中人物语言台词也非常接地气,“太吉啊太吉,什么事都太急”“陈三国嘛,就曲线救三国”等对话,也在轻松幽默中让观众与椿树沟有了更多亲近感。


微信图片_20200518083917.jpg


  大主题融入轻喜剧表达,剧中人物个个有戏,让农村戏别开生面。


  “我觉得在乡村人人抱着一本书看,是非常美好的事情。”在杨真的镜头下,剧中书籍无处不在,无论是乡村旷野还是田间地头,人人手中都会有本书,就算百姓牵牛、扛着镐头走过,都是如此。“文化扶贫与物质扶贫同样重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他们自身就有了有造血功能,不会再返贫。”


微信图片_20200518083920.jpg


  用轻喜剧传递大主题,用“读书”来改变乡村风貌的第一书记……《遍地书香》打开了脱贫攻坚剧集创作的新窗口。王贵宾期许:“这种振兴乡村的‘诗意’风格,不应该仅发生在沂蒙山,更应该发生在我们全中国。”



  转自: 广电时评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