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29日在海外视频网站粉丝宣告破千万,成为首个在该平台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这一成绩赢得不少网友点赞。也正是这种口碑流量双赢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培养理性的文化消费而非疯狂的追星举动,或将更利于粉丝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网红明星营销运作高度团队化、市场化的今天,李子柒作为“粉丝经济”红利的内容生产端,其“去个人化”的思路,反而成就了视频的“个性化”的案例,对于避免个人崇拜引发的畸形粉丝文化,或许有一定参考价值。
具体来说,“去个人化”并非抽离最能够引起粉丝共鸣的情感、故事和文化内涵,而是摆脱颜值、人设等偶像惯用“吸粉”要素的深度捆绑,让粉丝聚焦于内容本身。而这与文艺创作者“用作品说话”的核心价值殊途同归。相比于“初代”网红,容貌姣好的李子柒没有主攻服饰、美妆等“传统”网红领域。她和她的团队独辟蹊径,用镜头记录她归园田居的劳作过程。比起现实耕种烹饪,视频固然有美化和包装的痕迹,但相比于李子柒穿的是什么衣服、梳的是什么发型、个人有什么情感八卦,人们更愿意关注其所打造的田园牧歌场景,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吸引和感动。
相比之下,一些依靠时尚造型包装、精心打造人设的偶像明星,在造星公司的套路化营销中,只能以浅表的形象、人设迅速建立粉丝圈层,走上广告代言、参演流水线综艺等种种粗暴变现路径。哪怕也拥有不俗实力,然而过度营销个人魅力,带来的粉丝文化注定是非理性甚至疯狂的。即便艺人本身没有艺德艺能瑕疵,也难免受到粉丝非理性追捧的“反噬”,以至于被人设所困扰,在私生活的过度曝光下“如履薄冰”“噤若寒蝉”。
让粉丝经济回归理性文化消费,即便从个人品牌的变现来说,也是更为长远的方式。早在去年“双十一”,李子柒的天猫店铺也曾逼近“亿元神话”,创造9000万元的销售额。对比其他品牌螺蛳粉、藕粉等商品,价格基本持平,也就意味着“名人光环”和“品牌溢价”成分没有过于夸张。尽管也有过产品品质不及预期的争议,但粉丝经济冲动消费的热情,会在较为健全的市场调节反馈中,回归理性从而倒逼品牌作出调整。
反观娱乐界,在造星公司的运作下,越来越多的影视音乐创作,早已跳脱传统的文艺创作消费范畴,而是连明星同代言产品,强调商品属性。粉丝动辄几十甚至几百张购买的消费行为,甚至出现“喜爱必须购买”的“消费绑架”,引发非议。殊不知,一旦文化消费挂钩的不再是其艺术创作作品,而是艺人本身,就会让市场调节作用失衡。而作为“商品”的偶像们,其“商业价值”被包装成“光荣与理想”,成为时刻悬在粉丝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一代玉女歌手孟庭苇曾说,“我希望人们记住我的歌声,忘记孟庭苇的名字”。到了李子柒这一代,我们希望听到的或许是,希望人们记住李子柒这个名字代表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态度,哪怕是几道美食勾起的童年记忆,而不必记得那个女孩究竟是谁。
(黄启哲)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