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庆档,中国电影“献礼方阵”迎来高光时刻。《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不仅以超50亿元票房造就了最强国庆档,还以88.6分的国庆档档期满意度,创造了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自开始以来的最高分。
其中,作为国庆档“领头羊”的《我和我的祖国》表现最为抢眼,截至10月6日,上映7天票房突破20亿元,并以91.0分创造了单片满意度新纪录,成为已经调查的267部影片中观众最满意的影片。
不难发现,这个国庆长假,电影院已经成为“朋友圈”出现频率最高的网红打卡处。《我和我的祖国》更是以超强的主创阵容和富于吸引力的故事,吸引了众多观众举家前往影院观看,成为一部当之无愧的合家欢大片。
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领衔出品,陈凯歌担任总导演,黄建新担任总制片人,张一白担任总策划的《我和我的祖国》,集结了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7位华语顶级导演,7个单元分别由葛优、黄渤、梁静、张译、吴京、马伊琍、宋佳等诸多优秀演员参演,可谓是中国电影人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一次深情献礼。
黄建新将《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主题概括为“历史瞬间、全民记忆、迎头相撞”:《前夜》——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遇》——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夺冠》——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北京你好》——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白昼流星》——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护航》——2015年9月3日天安门阅兵,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
70年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历史瞬间,在宏大的题材面前,7位导演不约而同地选取了普通人视角切入,以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浓缩了70年来的7个重大历史瞬间,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
管虎导演的《前夜》,把镜头对准开国大典时,新中国首次电动升旗背后的工程师林治远,本身有着恐高症的他,最终克服心理障碍,爬上20多米高的广场旗杆,解决了技术问题,确保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起。
张一白导演的《相遇》刻画了一位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科研工作者,张译饰演的主人公高远与女友的故事,正是许许多多国防科技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和他们家人的缩影。
《夺冠》的导演徐峥将自己的女排记忆融入电影中,当时12岁的他经历了中国女排首次奥运夺冠的时刻,成为这段“万人空巷”历史的见证人。在他看来,女排获得冠军,早已超出了一场球赛的意义。当时正逢改革开放之初,女排夺冠正是拼搏精神的一种展现,直至现在,这种精神都是国人的一种象征和力量。
薛晓路的《回归》,让人重温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仪式令人热泪盈眶的场面,还揭秘了这场仪式不为人知的故事——为了五星红旗一秒不差地升起,中英双方谈判了整整16轮之久。
宁浩执导的《北京你好》充满了生活情趣,葛优饰演的北京出租车司机因为一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意外与一个在地震中失去父亲的四川孩子成为一对“欢喜冤家”。
陈凯歌执导的《白昼流星》中,主演刘昊然和陈飞宇的形象一经曝光,便被网友们戏称为“土味兄弟”。而3位主创陈凯歌、陈飞宇、田壮壮都谈到了自己对土地的情怀。
作为7个短片中唯一以女性为主角的故事,文牧野导演的《护航》讲述了大阅兵历史事件背后,为保障任务完成的备飞女飞行员的故事,以中国空军女飞行员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展现出一种和平年代的牺牲精神。
7位导演从“50后”跨越到“85后”,他们对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历程有着各自的观察和感受,也贡献出7部风格各异的短片。
这7个故事有着不同的视角和风格,也有一个共同的追求与价值观——就是散发着浓浓的生活味道,贴近国人内心。用黄建新的话说,每个人都拿出了真情实感,从细节出发,从人物出发,7个“我”和“祖国”的故事让影片蕴含着强大的情感力量。
正是这些或广为人知、或感人至深的故事,成就了《我和我的祖国》与观众的情感连接,唤醒了国人内心深处的难忘记忆,也因此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誉。正如一位观众所说:“每个普通人都与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影片让我再次感知到那种永远无法割舍、血浓于水的情感。”
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