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还需要“张艺谋”们吗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0-29





  张艺谋的新电影《影》因浓浓水墨风格颇受关注,他此前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等电影也因不断追求不同的形式感令人印象深刻。张艺谋在电影形式上探索得如何?他所拍摄的商业片在个人与资本之间平衡得如何?中国电影还需要“张艺谋”们吗?10月25日,深圳编剧、资深影评人孙海帆在做客尚影周沙龙之前,接受了记者采访逐一分析。


  尚影周沙龙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深圳市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下属深影凤凰国际影城、嘉之华中心影城主办。


  曾为中国电影打开思路


  张艺谋的每一部电影都会引起观众对电影形式感的注意。从第一部担任摄影师的《一个和八个》到第一次执导电影《红高粱》,再到新作《影》,无一不体现着对不同形式的探索。谈到这种现象,孙海帆说,以前的电影不太注重形式,如果说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有何差别,那就是艺术形式上差别,国外电影大师往往都是形式大师,不断创新形式。


  孙海帆说,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更加注重电影形式,这对中国电影有贡献,“《我的父亲母亲》学习法国电影用黑白和彩色来表达过去和现实的对比;《红高粱》致敬日本黑白电影《鬼婆》;《秋菊打官司》是半纪实手法;《影》则是国画风格。他让每一部电影在形式上都有所突破,让中国电影打开思路。他基本一两年就出一部电影,说明是一个挺高产和积极的导演。中国电影需要‘张艺谋’们。”谈到与其他导演的对比,孙海帆说,姜文作品的形式感也挺强;陈凯歌风格偏向思想哲理;冯小刚则是台词强。


  近年商业片稍显内敛


  张艺谋近年来也拍摄了不少商业片,那么,在个人想法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他处理得如何?孙海帆说,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界很活跃,也造就了活跃的电影艺术,“张艺谋喜欢改编文学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无论是从创作自由和文艺作品质量来看,都达到了本人内心与作品的统一。后来与资本合作则显得有点无奈,《英雄》《十面埋伏》《金陵十三钗》等,有些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看看中国电影票房潜力有多大,所以后面这些电影的形式感内敛了一些。虽然形式收敛,但个人风格还是很明确,能够在与资本的纠结中保持自身风格。他是摄影师出身,对画面质量要求很高。张艺谋对电影本体的理解比一般电影导演要强,他能展现生活中人们体察不到的东西,比如《英雄》里剑的特写。”


  这次电影《影》一改往日商业片套路,抛弃了华丽绚烂的色调。张艺谋大胆采用黑白映画,用水墨风格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美学。他对民族元素和东方美学的理解和运用成功了吗?


  孙海帆认为,《影》里面的琴棋书画、中国水墨画都是与东方元素结合,但叙事稍微弱了一点,“张艺谋作品中有东方美学的可能还是他的老电影,包括《活着》《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孙海帆说。(杜翔翔)


  原标题:中国电影还需要 “张艺谋”们吗


  转自:深圳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