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寒冬提前:收视率不足2% 伪专业现象犹存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0-15





  《如懿传》收官在即,《延禧攻略》余热犹存,今年开年至今的两大热门剧集都将告一段落。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剧都是没有上星的网络剧,如今已至十月,仍未出现一款爆款电视剧。今年电视剧行业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


  同时,收视率绝对值明显下降、冠名减少、影视税收严查等现象和事件,也使电视剧行业面临不小的挑战。在此形势下,电视剧应如何保证生产有序,创造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前八月无电视剧收视率超2%


  “寒冬和减量的存在,还是能明显感觉到的”,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专家冷凇在论坛现场表示。在他看来,传媒行业今年有三个减量,和电视剧行业有关的有两个,其一是收视率绝对值的下降,其二是巨额投入的大剧在广告植入和销售方式遭遇可持续性危机。


  收视率的下降,一直是业内热议,同时也令电视台忧心忡忡的话题之一,因为除了中央台以外的其它卫视频道有四成收视来自影视剧。而前段时间导演郭靖宇关于假收视率内幕的爆料也将收视率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


  据论坛现场公布的索福瑞数据显示,2018年1~8月,无单频道收视过2%的顶尖剧目,缺乏爆款剧,甚至有81%的电视剧收视率不足0.5%。不过,中国广视索福瑞副营销副总经理肖建兵表示,在传统市场收视率下滑的同时,电视剧收视市场仍有增量。


  “传统的收视市场是在下降,但也有增加的地方,增加的地方来自智能电视的普及,导致电视的回看和点播收视增加,去年热剧《人民的名义》直播收视平均每集是3.7%,通过点播回看收视是2.16%,《那年花开》时移回看每集1.02%。”肖建兵说。


  酷云互动CEO李鹏则认为,电视的开机率并没有下降。


  “在我们数据监测当中,四年每年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每年上升比例大概在7%到8%。今天的电视已经被数字化和智能化了,在这个屏上产生了更多用户的时长,所以平均单屏中国老百姓我们监测到8亿用户在大屏上使用时长是平均每天在5个小时以上”。


  电视剧行业仍需更专业


  与时长最多2个多小时的电影相比,动辄五六十集、七八十集的电视剧需要更长的工作周期、更大的工作量和更繁琐的人力物力调动。如何保证电视剧顺利高质量产出,是每个电视剧导演、制片人、出品人共同需要面对和承担的问题。


  《尘埃落定》《于无声处》导演阎建钢认为,时间成本会导致同类型剧目成本差异悬殊,这都是伪专业化造成的。几乎电影都用不上的设备我们电视剧组都能依次用上,包括现在的大佬都在用。“动不动一个组要分A、B、C、D四个组,甚至五个组,就是摆出了一幅专业化的表象,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时间成本,我的从业经验里至今还没遇到一个戏能够让我拉出三个组的。我常规的建制是一个半组,基本上演员调度,尤其是主要演员所谓这些腕儿的调度不允许拉出三个组来,有些组是零饱和状态。其实这是一种倾向,就好像我不拉出这个架式感觉不专业,投资人觉得我不尽心尽力,伪专业化还在于我们过去很多专业岗位现在已经沦落为商业岗位了,比如说副导演,已经不是一个创作职能了,我的戏里也碰到了公司派来副导演这样的行为,而且这个行为很普遍”。


  “我从业30多年,有一个梦想,是希望我能有一部戏在开机前能弄出一个很利落的、完整的、让剧组各部门包括演员都感到满意的剧本,到目前为止,这个梦想都没有实现”,《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总制片人铁佛感慨道。在他看来,不管准备充分与否,剧本在开拍之后是一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现场调度的应变能力是必须具备的。


  《情满四合院》导演刘家成,则通过身兼制作人来解决问题。“身兼二职是被逼无奈。一个剧组导演主要是创作,制片人是管理,但两者之间很多重叠,搞艺术创作一定要知道管理,你在这个剧组就是最高的管理者,制片人也是一样,你要懂创作。身兼二职有利有弊,我工作十多个小时之后回到酒店,还有快递找你签字,还有人找你报销,这确实占了一部分精力。但是相对来说它的很多的利处,就是你节省了很多沟通的成本”。


  《谜砂》《黄金瞳》导演林楠则表示,关键还在于“听谁的”,有话语权的人是否够专业,“现场的累是耗累的,不是干累的”。“不管是哪种中心制,好像已经不再是一部剧的生产方式的规划,而成了一种跑马圈地占地牌的方式,好像总要有一个光环在头上,电视剧导演千万别误会自己是搞艺术的,前期保进度,后期保长度,带双保情况下如果碰巧还有能力展示才华就下来展示,不然超期意味着会给出品方增加巨大的经济成本,也会影响跟演员之间的关系。”林楠直言道。(白芸)


  原标题:电视剧寒冬提前:收视率不足2% 伪专业现象犹存


  转自: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导演郭靖宇揭露收视率造假 广电总局回应展开调查

    “起来,与操纵收视率的黑势力决一死战”,导演郭靖宇日前通过微博向收视率造假宣战,再次将这一饱受诟病的行业痼疾拖拽到聚光灯下,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对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9月16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已就收...
    2018-09-17
  • 收视率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谁在铤而走险

    收视率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谁在铤而走险

    近日,导演郭靖宇在微博发文,曝光业内收视率造假黑幕,例如每集交90万可买收视率等,引发热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发文表态称,已采取相关措施,将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
    2018-09-18
  • 广电总局宣布彻查收视率作假 "流量"将成过去时?

    9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针对收视率问题,宣布将采取相关措施,打击收视数据作假。不久前,著名导演郭靖宇公开发博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呼吁整个影视行业团结在一起,彻底清除假收视率毒瘤。
    2018-09-19
  • 治理收视率造假亟待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

    记者:近日,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针对收视率造假在微博中写道,部门不治之由屡屡传出:无法律法规可依、抓不到证据、缺乏权力手段、掀开盖子恐伤害电视行业、市场行为政府不便干预、利益集团太大扳不动等。与此同时,数百位行业资深...
    2018-09-2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