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古装"网剧占领视频网站 古装加言情低龄化成通病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0-12





 

  《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采用了古装加穿越的元素。


  十月网剧看什么?打开视频网站的节目单,你会发现一大波看上去奇奇怪怪的剧名,《颤抖吧阿部之朵星风云》《双世宠妃2》《我在大理寺当宠物》《倾世妖妃》《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盛唐幻夜》《唐砖》等剧集都将在这个月密集上线。和过去视频网站剧集往往分类明确、种类齐全的惯例不同,这一次集中上线的网剧主打“轻古装”的路线,在电视荧屏大古装频频缺位的市场环境下,“轻古装”似乎成了新的宠儿。


  题材“轻”,走言情路线


  从类型来看,如今这波古装网剧很难用单一的形态来概括,更多是套用了“古装+”的模式,用古装剧与其他剧种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轻古装”类型。像《颤抖吧阿部之朵星风云》是“古装+科幻”,《双世宠妃2》是“古装+甜宠”,《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是“古装+穿越”,《我在大理寺当宠物》是“古装+悬疑”。“古装”元素对这一波网剧来说,更多是从时代背景上加以限定,但具体内容和过去的古装宫廷剧大相径庭。


  如果去掉轻古装剧里的时代背景和人物造型,仅从故事逻辑和人物关系来看,其实基本和大家此前熟知的都市爱情剧相差无几。去年就已大热的《双世宠妃》,被网友评价为是“一部完全不需要动脑,还有点雷的剧”,“言情剧节奏很快,让人少女心炸裂……王爷随时开启撩妹功能,小檀和八王爷花式虐狗,轮番发糖。”


  此前拥有众多拥趸的《花间提厨方大壶》,全程也是围绕方一勺和沈勇嬉戏打闹甜蜜恋爱展开,剧情平淡却温馨有爱,用美食加探案的元素调剂,在男女主互相疼惜的主基调中,让观众可以全程微笑看完。即便是加入了科幻、穿越、悬疑等元素,轻古装剧的核心依然是言情加偶像的路数。已经在搜狐视频开播的《颤抖吧阿部之朵星风云》,第一部时曾以外星人阿部察察寄居在唐代女子唐青叶身上的设定令人耳目一新,第二部虽然加入了穿越元素,但重点依然是阿部察察与唐青风之间的情感线。


  成本“轻”,尽量压缩投资


  过去只要提到古装剧,都会自然地与“高预算、大场面、大制作”相联系。近两年业内主流的古装剧,如近期播出的《天盛长歌》《如懿传》等都是动辄3亿元起步的超高预算,即便是不走全明星阵容的《延禧攻略》,除去演员片酬,制作经费也达到了两亿多元,仅剧中一件皇后的戏服就高达40万元。


  而这次网站集中上线的“轻古装剧”,却并没有延续大剧制作习惯。即便是开播单集播放量轻松过亿次、持续多日占据网剧单日播放量排行榜首位的《双世宠妃》,第一部时制作经费也不过2000万元。《回到明朝当王爷之杨凌传》原著作者月关在网文中影响力相对较大,演员阵容也不乏咖位不错的蒋劲夫,但两年前拍摄时也被认为是中小体量的古装剧。这类“轻古装剧”普遍不采用大型场景,拍摄都是在影视城取景,室内镜头偏多,服装也大多色彩明快,不强调质感,拍摄成本偏低。


  专业媒体“影艺独舌”主编杨文山指出,即便是此前口碑不错的《媚者无疆》,在这类古装剧里算得上体量偏大的作品,投资规模也就几千万元,并没有过亿元。在他看来,这种“轻古装剧”不追求大制作和大演员,用讨巧的故事和人物设定来拉拢观众,反而是一种“以小博大”。


  意义“轻”,给观众解压


  打打闹闹的“甜宠文”式感情线,分分钟“发糖”的主角人设,对于长期浸淫于网络的资深观众小文来说,“轻古装剧”满足的观剧需求就是舒压,缓解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并不追求特别高深的意义和价值。“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愿意再看苦情戏,就会选择‘小甜饼’(主角人生历程一帆风顺),寻找一种情绪慰藉。”


  在影视评论人“纳兰惊梦”看来,这种题材和类型变“轻”的古装剧,在拍摄时就是为了迎合现代年轻人的情感需求,甜宠的设定更像是为粉丝服务的定制剧,也符合特定粉丝群体的心理预期。像此前由SNH48成员鞠婧祎出演的《芸汐传》,剧中韩芸汐与秦王龙非夜频繁“发糖”的情感互动,在弹幕中受到了粉丝的持续追捧,“芸汐抱”都成了一时间的网络热词。


  对视频网站来说,如何更好地笼络住具有消费能力的年轻粉丝,一直都是内容制作的前提。业内人士“唐小仙儿”指出,相比主流的电视剧电影,网剧是网文IP和二次元受众的“天下”,为了更好地融于市场,各个制片方也开始启用年轻责编,“年轻责编对同辈人的消费习惯和娱乐审美有足够的认识,他们对相应的市场的敏感度就成了一项宝贵的资源。”


  不过,这类轻剧集往往采用年轻演员,低龄化的表演也成为通病。“小演员演小角色是理所当然,轻剧种并不需要演员承载过多的重量,人物的扁平化也不容易被发现。”只是,当年轻演员成功俘获低龄粉丝时,他们得到了过去老演员们奋斗多年的成功,低龄化的表演遍布屏幕,观众也被温水煮青蛙式的表演麻痹了味蕾。“在这个视角下形成的众多网剧及电视剧,‘低龄化’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李夏至)


  转自:北京日报


  原标题:古装加言情,低龄化成通病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古装剧:脱胎换骨 方能重生

    古装剧:脱胎换骨 方能重生

    今年以来,在创作和播出上曾一度如火如荼的古装剧似乎成了强弩之末。截至目前,仅有一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在卫视黄金档完整播出,而且是从尚未播出结束的“非黄档”转移而来,实则是对先前播出效果不佳的无奈应对,另有《天...
    2018-06-14
  • 六成受访者反感古装剧篡改历史

    古装剧戏服华丽、演员扮相精美、剧情曲折,受到很多人喜爱。不过也有些古装剧空有华丽的阵容,剧情空洞,甚至乱改历史。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27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 8%的受访者喜欢看古...
    2018-07-20
  • 暑期档古装剧霸屏 IP剧未来细分趋势明朗

    在暑期档接近尾声之际,8月20日,《如懿传》在腾讯视频播出,对垒热播剧《延禧攻略》,与《扶摇》、《芸汐传》、《天盛长歌》、《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古装剧一起,将2018年暑期电视剧竞争推向一个高潮。
    2018-08-22
  • IP失利爆款难寻 古装剧唱“凉凉”?

    20日,被寄予众望的《如懿传》终于开播。虽然开播当日网络便放出八集,可是在观看到第一集的时候,便有网友坐不住了,纷纷表示:“这是什么如懿?”长驱直入的宫斗、角色与演员的超大落差、偏离历史设定、不走心的服道化……无...
    2018-08-2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