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燕食记》首演 展现岭南饮食文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5-26





  5月21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根据作家葛亮同名小说改编,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张肖担纲导演的话剧《燕食记》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成功首演。这部以岭南饮食文化为脉络的作品,凭借对原著精神的悉心挖掘、年轻化戏剧表达的创新探索,以及对匠人精神与传承情怀的细腻诠释,重新编织了岭南饮食文化记忆的经纬。


  《燕食记》原著以“饮食”为切口,勾勒粤港百年风云,“一蔬一饭见天地,一味一情写人生。”从“待鹤鸣”到莲蓉月饼,一道道美食成为链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符号。话剧《燕食记》将四十多万字的文学著作压缩至120余分钟的舞台作品,犹如在百年历史的浓汤中萃取最精华的“味魂”。主创团队以“吃”为支点,重新编排舞台叙事,通过食材特性与烹饪仪式的层层递进,完成从技艺传承到时代精神的抽象概括。


  原著作者葛亮表示,话剧《燕食记》的改编让他“如见故人”,不仅看到文字脱离书本活色生香的呈现于舞台上,还给自己提供了新的视角,感谢《燕食记》剧组,用这样的方式让这些“亲人”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


  以90后导演张肖为核心的年轻主创团队,选择以“游戏感”重构宏大叙事,以原著中的“美食大赛”作为全剧框架,巧妙填充进人物成长的脉络,让厚重的故事在插叙结构和幽默叙事中展开,呈现出张弛有度的节奏和轻盈的整体观感。15位演员以“丝滑换装+声线重塑”实现“一人千面”:前一幕还是清末茶楼里拖长腔吆喝的跑堂,转身便化作西装革履的现代食客,通过手势习惯与方言口音的精准切换,演员们“一赶多”演绎的茶客众生相,在碎片化场景中拼贴出完整的时代群像。30余个核心人物的演绎,让原著故事线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让观众充分体会粤港百年变迁。


  同时,《燕食记》剧组还在剧院现场设置了互动活动,让观众不仅在剧场内成为“参与者”,也在剧场外成为“共创者”,帮助话剧《燕食记》像剧中的莲蓉一样:蓉要慢慢炒,戏也能在演出不断打磨出它的丝滑和香气。 (记者刘颖颖)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