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看过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最近看了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很感动,于是再来看展,也算是'跟着微短剧来旅游'吧。"北京市民张女士说。
张女士所说的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是国内首部聚焦古籍保护的微短剧作品、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第四批推荐剧目之一。
讲述"有生命"的古籍
张女士告诉记者,结合剧情看展览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比如,剧中的男主人公是《永乐大典》的"书灵"元鉴,虽然"书灵"是剧作者的一种想象,但当你意识到万物有灵时,再看这些古籍,心中会有一种敬畏之情,也会有一种亲切感;再比如,看过了剧中古籍修复的过程,再看展出的浆糊盆、镊子、刷子等修复工具,会觉得很亲切。"了解了古籍保护、修复的不易,我们会更加珍爱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文化遗产。我还会买些'永乐大典'文创,把'古籍'带回家。"
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抖音集团出品,央视频、红果短剧联合出品的《重回永乐大典》,以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所学员邵白为主人公,讲述她偶然发现残缺的《永乐大典》,因而与《永乐大典》的"书灵"元鉴相遇,并在"书灵"的帮助下加入修复组,成功完成古籍修复工作的故事。
《重回永乐大典》于11月13日正式上线播出。在11月5日于北京举办的《重回永乐大典》观影会上,该剧监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内容运营一部副主任杨娜介绍,近年来,一系列文物拟人短视频热度较高,这些视频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记忆挖掘了出来。出品方希望通过微短剧这一新形式,让更多人关注古籍和文物,关注古籍修复工作。
"古人认为古籍是有生命的。古人对古籍各部位的称谓是拟人化的,比如天头、地脚、书脑、书口、书脊,古籍也'穿衣服',叫书衣。"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古籍修复技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振彬说,这部作品中,关于《永乐大典》"书灵"的演绎既有趣味,也具备一定的历史根据。
《重回永乐大典》共15集,每集3至5分钟。剧中,与邵白初次见面的"书灵"元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一直渴望恢复《永乐大典》的全貌,他希望邵白能帮助自己实现这一心愿。在彼此的陪伴和帮助下,元鉴逐渐复原成为白衣飘飘、洁净俊朗的博学书生;邵白也从连浆糊都调制不好的"小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师,并出色地完成了古籍修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邵白深刻领悟到文物保护的深远意义。
再现古籍修复场景
古人称百科全书为"类书",《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内容涵盖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治、制度、名物等各类文献,素有"典籍渊薮、佚书宝库"美誉。编纂于明永乐年间的被称为"永乐正本",重抄于明嘉靖年间的被称为"嘉靖副本"。
令人痛心的是,这部"合古今而集大成"的旷世宏编屡遭浩劫,"永乐正本"至今下落不明,"嘉靖副本"今仅存400余册,存世数量不及原书的4%。国家图书馆收藏有《永乐大典》224册(其中62册现暂存于台湾),是世界上收藏《永乐大典》单本最多的机构。
在"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览中,观众可以感受《永乐大典》的"版式之美、纸张之良、书写之秀、插图之工",还可以了解"山东惊现《永乐大典》""'湖'字册再聚首"等故事,以及鲁迅、袁同礼、郑振铎等为《永乐大典》的收集、回归作出的重要贡献。
据介绍,编剧团队前期深入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室,与修复师面对面交流,收集了大量古籍修复的案例和故事,为剧情提供了丰富素材。该剧在国家图书馆"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展厅等场所进行实地拍摄,还原了真实的古籍修复环境,并邀请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作为顾问,现场进行指导。
"在我心里,古籍修复是一件很神秘的工作,想象中工作人员都是戴着手套工作的。为尽可能严谨地还原古籍修复的细节,我们进行了大量前置调研工作,我才知道工作人员是不戴手套的,因为他们要用手指的皮肤来感受纸张的质地、温度。" 该剧导演孔令飞说,古籍保护与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古籍修复师要用自己的身体来感受古籍的生命状态。"《重回永乐大典》不仅展示了古籍修复的精细技艺,还通过现代科技,如人工智能和数字化修复技术,力图呈现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新故事,展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汇聚古籍保护力量
精心制作的《重回永乐大典》很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当失散的《永乐大典》被找到时,观众和剧中人一起激动、欣喜;当修复工作即将完成,"书灵"元鉴和邵白面临分别之时,观众心中也生起淡淡的伤感;当酷似元鉴的古籍修复新学员前来报到时,观众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轮回和文脉的传承……
朱振彬说,古籍修复工作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投入,目前专业人才达到1000余人,但与全国民间和公藏5000万册的藏量相比还远远不够,古籍保护依然任重道远,希望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古籍保护、修复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重回永乐大典》观影会当天,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北京启动仪式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发起的"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已在10个省份开展了70余场专题讲座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社会反响热烈。本次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组织"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邀请中直高校共同参与,意在为古籍保护事业培养更多青年人才。
活动中,首都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带来根据馆藏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新镌草本花诗谱》和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晚笑堂画传》制作的雕版,带领青年学子体验雕版印刷之美。
无论是制作古籍修复题材的微短剧,还是开展"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都是为了助力古籍保护、修复、活化利用工作。
红果短剧执行总编辑乐力表示,期待通过《重回永乐大典》的传播,能有更多《永乐大典》的遗珠被一一发现,重见天日;同时,也希望更多人了解古籍文献的价值和古籍保护的意义,吸引更多力量加入古籍保护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妥善的修复与保存,让后世能够继续品读先人智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记者 张玫)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