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2023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23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全面反映了电影界在艺术创作走向和产业发展动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中影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大勇以及徐峥、梁静、李非等多位嘉宾围绕报告内容,共同探讨中小成本影片的创作空间、题材与未来。在他们看来,无论成本高低,都要创作出好的故事、人物,这样才能把观众请回电影院,培育出成熟的观影市场。
中小成本电影要把握“影院性”
《不虚此行》《第八个嫌疑人》《寻她》三部中小成本影片刚刚摘得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这些影片以精良的制作以小博大,获得口碑。尹鸿表示:“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观众有着太多选择,通过电视、电脑或手机等媒介,都可以免费欣赏到电影。一部电影如果在题材、形式、话题等方面无法实现其‘影院性’,就无法吸引观众买票进影院。这个‘影院性’指的是要利用电影的拍摄方式和表现手法,用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提供充足的动力,将观众请到影院观影。目前的市场还是过于依赖档期,每个重要档期都有大制作的电影出现,但每个周末也有各种新片上映,这个‘周末档’其实就是中小成本电影的突破口,当观众形成每周看电影的习惯,能在周末的影院看到各种差异化的电影,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电影市场。”
做出新尝试扶持中小成本电影
与拥有众星云集的阵容、以大场面为卖点的商业大片相比,中小成本电影的确在宣发方面存在劣势,需要依靠创作、发行等环节集体发力,才能起到扶持作用。张大勇说:“这几年,中影发行的电影做了‘预约放映’的新尝试,与万达院线合作,用拼单的方式组团,只要一场票款能覆盖成本就放映。从今年3月起,每个月挑选一个‘女性电影’‘动画电影’等主题进行放映。在放映过程中,《罗小黑》《宇宙探索编辑部》等小成本电影爆火,取得理想成绩。这个方式为中小成本电影探索出一条新路,建立起用户群体,为未来的分线供片培育起市场环境。”
制片人梁静近年来扶持了《再团圆》《街娃儿》《小白船》等多部口碑出众的小成本新人佳作。在她看来,电影新人往往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所以会探索不同途径帮助他们走向市场。她说:“发现好苗子后,我希望先让他们成为一个会表达、被认可的好导演,再慢慢培养他们跟市场接轨。在具体操盘中小成本影片时,我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人脉,为他们搭配出一个有实力的班底,一起把钱花在刀刃上,一步步摸索出经验。”
成本高低不是成败关键
中小成本电影是否会因为受资金所限影响到创意发挥?需要采用何种方式避免这种劣势?在扶持文牧野拍摄《我不是药神》、帮助邵艺辉执导《爱情神话》后,徐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以“装修”行业作比喻,“我觉得那些有才华的导演,一定有办法在规划内带给观众惊喜。因为不同的预算会面临不同的困难,关键在于导演怎么在限定条件下展示才华、完成工作。大家都希望把家装修成豪宅的样子,但没有这个条件时,设计师一定会仔细考量,客户需要住在什么样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如何设计才更适合这个客户。最终,他只用很少的钱就能装修出很独特的空间。”
“中小成本”指的只是资金成本,但这远不是作品成败的全部。李非认为,在得不到更多投资的情况下,创作者不妨在其他方面付出成本:“我们说的‘成本’不光是资金成本,还包括时间成本、思考成本、学习成本等,如果我们在这些成本上加大投入,也能给作品带来更好的结果。”
转自:天津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