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老舍先生人文精神话剧《我这半辈子》探索新“京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5-31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话剧《我这半辈子》近期完成新一轮演出。日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和《我这半辈子》导演黄盈,以“半生跌宕半生悟——话剧《我这半辈子》的‘老舍情缘’”为主题展开对谈,围绕老舍先生作品背后的人文精神展开了深入交流。


  在现代文学经典中,老舍小说的话剧改编,在中国当代现实主义话剧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此,导演黄盈坦言,自己在改编过程中会从两点出发:平民的尊严与家国的情怀。


  宋宝珍认为,“老舍先生善于刻画平民百姓,关注每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他的笔意在书写人的心灵、处境和生命。而戏剧最能打动人心的,正是对于人的存在的深切关注、思考与表现。”


  提及《我这半辈子》的创作,宋宝珍指出,“黄盈导演的舞台时空自由转换,景随人动,幻化无穷。他运用自由的舞台调动,人物一转身、一移步,就进入到另一个时空。戏剧是假定性的艺术,在他的剧目中,往往一人分饰多个角色,他吸纳了影偶艺术的表现手法。比如《福寿全》中由演员操纵的、将演员面部与儿童偶身结合的形象;《我这半辈子》中小年提着的套着童服的人形;这都是一种叙事性和假定性有机融合的产物。”


  面对戏剧的假定性,从文本到舞台,黄盈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我这半辈子》里,无论是北京、伦敦建筑上的瓦片与冬雪的布置,还是几次修改的台面上的水池设计,甚或是主人公在伦敦草地上所读的书,都历经反复琢磨、思考,“观众在演出的时候不一定都看得到这些细节,但我们要让演员在舞台上产生表演信念,从而产生表演自信与真实感,让他们能够传递出更好的意味。”


  《我这半辈子》所讲述的1899年至1929年间发生的事情,距今已近百年。而老舍先生的“京味”文学创作,却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究其原因,就在于其背后承载着无法磨灭的文化自信与中国精神。


  黄盈说,“我们以北京作为一个落脚点,由此推广发散,找到中国人身上的恒久精神。我们沿着老舍先生开辟的艺术道路前行,其实就是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对此,宋宝珍认为,“艺术要守正创新,今天的北京不仅是国际大都市,也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因此,今天的文艺创作要有一种多元的文化姿态,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胸襟,要创造出合乎时代要求、满足人民精神追求的好作品,找到北京文化、北京艺术的新定位。”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