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台主体演出圆梦新征程,“上海之春”回归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3-08





  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上海举办的第一个重大的国际艺术节展活动,暌违两年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率先回归——以“圆梦新征程”为主题,持续力推新人新作,42台主体演出项目将于3月18日至4月2日与上海观众见面。通过经典曲目演绎、原创作品征集、优秀项目展演以及青年人才培养等活动,助力拉动上海文化市场,尽快恢复城市烟火气,为城市加快经济复苏营造良好氛围。


  展现当代音乐艺术扬帆起航、奋进新时代的蓬勃朝气,第3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体演出项目包括32台音乐演出和10台舞蹈演出。此外,还将举行12项专项主题活动,包括3项节中节(临港演艺中心开幕系列演出、九棵树音乐新鲜季、手风琴文化艺术节)、4项征集活动(原创民乐协奏曲作品征集、原创歌曲征集、音乐评论征集、主题征文)、5项教育成果展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五所高校艺术展示活动)及多项展演活动。


  以时代之音唱响复兴伟业和人民心声


  用时代之音生动唱响上海砥砺奋进的雄心壮志,由上海歌剧院首演的原创交响合唱《复兴的大地》,将于3月20日晚在上音歌剧院揭开本届音乐节的序幕。该作由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作词,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赵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刘灏和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共同谱曲。演出特邀方琼、石倚洁、沈洋、韩蓬、徐晓英、董芳、于浩磊、熊郁菲等歌唱家们担任领唱,印海蓉、佟瑞欣担任朗诵,汇集250余人的演员阵容,表达面对未来开拓创新、踏浪前行的信念。


  而音乐节的闭幕演出,将于4月2日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举行。一批具有行业特征和代表性的合唱团,将以混声合唱、阿卡贝拉、纯男声、纯女声、童声、无伴奏等多种表现形式,歌唱上海城市精神和人民幸福生活。演出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音乐家协会、黄浦区区委宣传部共同承办。


  “开闭幕演出在主题上,从不同角度紧扣并诠释了‘复兴伟业’和‘人民至上’的重大主题;在形式上,专业院团与非职业团体的呼应唱和,也是对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一种形象诠释。”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说。


  音乐节期间,还将举办多场主题创作演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中华崛起”大型民族交响音乐会》、南京民族交响乐团《莫愁》、深圳交响乐团《中国故事音乐会》、上海音乐学院《从黄河到长江:民族音乐巡演》、上海轻音乐团《那一抹心底的红》、上海歌舞团《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将陆续奏响圆梦新征程的号角。


  以海纳百川的视野格局力推新人新作


  “据统计,本届音乐节中,新人新作展示项目占比超过40%。”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刘英介绍,作为上海培育、展示和推广原创音乐的重要平台,本届音乐节一如既往地培育新人、吸纳新作。


  据悉,音乐节全新推出“闪耀新星——音乐专业院校优秀学生专场展演项目”,来自浙江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将带来声乐、管乐、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专场展演。本届音乐节还面向全国开展两项原创作品征集活动。第十六届“海上新梦”原创民乐协奏曲作品征集活动,以“国乐礼赞盛世中华”为主题,入选优秀作品将在明年“上海之春”集中展示。而入选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原创歌曲征集展演活动的优秀作品,将由专业团队编曲制作后,于今年6月陆续呈现。


  “放眼全国,知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加盟,将使本届音乐节的舞蹈板块成为优秀节目发布展示的多元平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延介绍,甘肃省歌舞剧院《丝路花雨》、郑州歌舞剧院《水月洛神》、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我本楚狂人》以及第二届长三角专业舞蹈展演等,都将在本届音乐节演出。


  音乐板块同样海纳百川。从“世界作品的中国演绎”到“民乐作品的时代诠释”,小提琴家吕思清、指挥家余隆、演员张艾嘉、歌唱家郁钧剑等,将带来经典作品的全新演绎。今年还恰逢第一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举办60周年,该届比赛涌现出《赛马》《江河水》《三门峡畅想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等经典作品以及闵惠芬、蒋巽风、萧白镛、王国潼等大师。为此,音乐节期间将举办“2023弦动海上——二胡专场音乐会”,致敬前辈的同时展现上海二胡人传承创新的力量。


  用原创音乐给听众带来欢乐的彩虹室内合唱团;身着唐代复原装束弹奏新编古曲的自得琴社;以及以一把五弦琵琶演绎古今名曲的国乐艺术家方锦龙等……本届音乐节的演出者阵容里,还出现了这些极具市场号召力、充满活力与创意的名字。“大师经典与大众爆款在同一舞台上共振共鸣,相信这一届的音乐节将会百花齐放,带给大家丰富多样的观演体验。”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