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打造的五星神剧,时代变迁尽在其中,越往后越肥美,非一般的扫黑反贪剧。”
“这剧把我们一家‘焊死’在沙发上了。”
“这剧像纪录片,太真实了。剧如其名,无论是剧情演技还是收视热度,都飚起来了!”
首部以扫黑除恶常态化为时代背景和故事主线的电视剧《狂飙》正在热播。该剧用具有时代性、艺术性、戏剧性的故事,揭开时代变迁与黑白交锋中人性的变化与命运的走向,描摹出坚决“打伞破网”的决心,以及基层执法者不忘初心的精神。该剧扎根生活反映现实,实现了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向统一,收视和口碑一路“狂飙”,成为开年的爆款剧。
大跨度叙事反映时代变迁 展现20年扫黑除恶编年史
临江省的高速路口,“唰”的一声,工作组的几辆面包车一闪而过,把前来迎接的领导晾在了当地。2021年,刚刚参加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表彰总结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大会,省扫黑办特派督导专员徐忠就怀揣着来自京海的举报材料,踏上了扫黑除恶常态化的斗争之旅。指导组来了!面对他们的到来,有人认为“顶多是一阵风”,有人猜测“这么大的霹雳应该会下大雨”,有人在沉默中观望,还有人吓死了……
《狂飙》一开场就不仅从戏剧性上抛出隐喻,还有力地呈现出了作品的使命,彰显出扫黑除恶的决心。这部剧在宏观叙事逻辑下展开了微观深描,这样的细节描摹让历史显现出深刻的纹理根脉,于是人们想起了那段历史。早在1982年,深圳市颁布了《关于取缔黑社会活动的通告》,这是中国首次在正式文件中使用“黑社会”这一概念;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年,全国犯罪发案数为367万起,比1999年增加63%,当年12月,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首次开展大规模全国性打击涉黑犯罪;2006年,中央政法委启动新一轮打黑除恶专项斗争;2021年,“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狂飙》的叙事就紧扣这样的历史进程,定位在2000年、2006年、2021年三个关键时间点。扎根于这样的历史纵深,该剧深入挖掘真实故事,对基层扫黑除恶的深刻透视成为它的底色。它从背后的“保护伞”上撕开口子、揭开盖子、挖出根子,以百科全书的方式再现中国过去二十年扫黑英雄们与黑恶势力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堪称法治题材剧的新范本。
等离子电视、小灵通、游戏厅、直播……《狂飙》把握时代脉搏,捕捉时代情绪,以写实性之“镜”与批判性之“灯”,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冷峻和理想主义的温情。它与现实中持续推进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互呼应,用戏剧性、艺术性、现实性相统一的故事传递着国家对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的信心、决心和行动,正是这种大跨度的创作表达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就像网友说的,“这部剧真正的尺度是时间,它反映现实的深度和锐度值得点赞,只有法律和正义才能洗涤社会的黑与恶。”
基层民警不忘初心维护正义 展示刀刃向内刮骨疗伤英雄群像
一出场就是一个落寞的背影,他满头白发,顺着幽深的小径拾阶而上,来到了一座建筑物前。透过窗玻璃,消瘦佝偻的他出现在了观众面前,他就是安欣。虽然看上去小心谨慎甚至是怯懦,但这样一位小人物的眼睛里却隐约闪耀着光。
安欣是被指导组叫来询问的,他先是表现出一个职场老油条的警惕,空话套话一箩筐,摆明了试探指导组是不是来真的,即使指导组再三表达对扫黑任务的认真,他也只是明褒暗贬地表示对走形式扫黑的质疑。双方多次来往试探,强大的戏剧张力由此蓬勃而出,一个历经风霜的安欣也跃然纸上。
这是安欣在剧中跨度为20年的两张照片,网友对比后说,“两张图片对比,就可以看出扫黑除恶任务的艰巨性。”还有的网友说,“哪怕再黑暗,只要有一丝光亮至少就有希望,安欣就是剧里的光亮”。
作为人民警察,安欣把守护好百姓安危、一方安宁当做毕生使命,孤儿出身的他性格自卑,但却异常善良。他凭着内心对正义的追求,在黑与白的游走中坚守初心,与黑恶势力斗争,还要随时应对内鬼的使绊。作为基层警察的代表,安欣满怀信念,相信黑恶势力永无藏身之处,相信总有光明正义到来的那一天。他以小搏大、以明抵暗,传递出扫黑除恶坚不可摧的强大意志,闪耀的是公检法工作者的不屈与信念。“这么多年,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后路”,表彰大会上,他讲的每一句都足以让追剧的每个普通人心有所思:
“我们还年轻,我们总要面对许多次选择的机会。”
“我们要选择做什么样的人,这决定着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在是别人的朋友、亲人之前,我们更重要的身份,是警察。”
微博话题#安欣是狂飙的灵魂# 阅读数超过7600万,一个执拗的小警察在人性幽微处照进一束光,他在层层势力面前从未妥协,坚持了整整21年,代表的是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的英雄群像。他们在黑暗中勇担责任、砥砺前行,他们有伞必打、有网必破,致力于打击黑恶势力,为保护人民平安正义“狂飙”,是我们岁月静好背后的无名英雄。
匠心打造尽显除恶意义 剑不入鞘传递正确价值导向
不回避生活的残酷,不质疑人性的善意,不丧失奋斗的坚守,《狂飙》是一部匠心打造的群像剧。扎实的故事、创新的视角、新颖的人设、温暖的情感让这部作品具有较好的观赏性以及话题度。很多网友被亲友“安利”“种草”,甚至有网友说,“张译张颂文一正一邪,飙戏带感,相爱相杀,看点十足。剧情是悬疑向,剧里有烟火气,还是细节派,还穿插点搞笑。可看值max!”
《狂飙》呈现出了时代大变迁下错综复杂的人生际遇和人性变化。在剧中,无论是好人还是反派,官员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欲望和动机,也有着自己不得不面对的抉择和恐惧。这种根源于现实与人性的探索,让黑白对峙的剧情高潮迭起,再叠加上众位演员高超的演技以及细节拉满的品质级制作,让该剧实现了热度口碑的双丰收。最值得称道的是,这部剧堪称一部宣扬惩恶扬善的国家级“普法剧”,思想性和娱乐性之外,它还向观众传递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不仅提高了观众的法治素养,还宣传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学知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一次积极探索。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既要全面惩治,也要靶向施治。既要深挖根治,也要长效常治。《狂飙》不断跌宕的剧情让观众意识到,黑恶势力具有很强的顽固性,扫黑除恶是一场持久战。剑不入鞘,只有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形成压倒性优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坚定信仰终将折服私欲,《狂飙》全剧透显出的正向价值观带给观众以温暖与敬意。就像徐组长说的,“尽管前方荆棘满地,一片乌云笼罩,总有人会奋不顾身、拨云见日。不论天昏地暗,当电闪雷鸣时,一切黑暗都会被照亮。”
洞见时代洪流中的复杂人性,感触错综命运背后的不变初心。《狂飙》映射二十年社会变迁,描摹扫黑除恶征程。它告诉我们,“中国之治”的新境界是持之以恒洗尘涤垢奋斗而来的。(记者 杨文杰)
转自:北京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