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窑村:“窑文化+电竞”碰撞出勃勃生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8-07





  村民家原先破旧的石灰墙,被改造成青砖瓦窑的古朴风;新建桥梁,以旧屋子收集来的瓦罐元素作装饰……这个夏天,位于奉贤区青村镇东部的李窑村,作为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迎来了最后验收。褪去旧貌的李窑村不仅收获了别具一格的新貌,更接驳上了电子竞技这一颇具潜力的产业链,一座活力乡村、科技乡村和未来乡村,成了整个村子鹤发童颜都能咀嚼到的甜美。

  记者昨天从相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上海已先后分两批共建设成3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第三批共33个示范村的建设初见成效,目前绝大部分正进入验收阶段。

  老街接驳电竞,打造“升级版”乡村振兴示范村

  青砖黛瓦、小桥流水。李窑村,村域面积3.18平方公里,不大的村落,却有着鲜明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风貌。最鲜明的特色就藏在它的名字里。

  比如说,“窑文化”,这和李窑村的历史密不可分:明末,西渡李家阁李氏家族一支南迁青溪东南,置田造屋,开砖窑多座,所产青砖因量大质优而闻名遐迩,在此基础上慢慢形成李窑村。如今,尽管村子不再烧窑,但窑文化以另外的形态传承了下来,建筑都有砖窑元素的装饰,生活习俗中也有砖窑文化的浸润。

  此次改造中,李窑村选择了挖掘、放大自身独特的历史底蕴,避免“千村一面”。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徐美凤告诉记者,一方面,李窑村将继续放大、做强自己鲜明的“窑文化”,深耕现代农业,做强特色文创产业,传扬当地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将乡村振兴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建设与电竞行业相匹配的办公场所、团队宿舍及实训基地,通过3—5年时间实现“电竞实训+老街”旅游体验特色景区,打造出“农业+旅游+文化+电商平台+民宿”融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使李窑村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升级版”乡村振兴示范村。

  160天工期里,村民全程参与改造田园综合体

  此次改造,主要把村民空余的房子流转出来,进行风貌改造,此后引入新兴产业,增加村民收入。在施工方中交上航局上海交建公司乡村振兴事业部总经理曹峥看来,李窑村项目不是个简单的乡村建设项目,它涉及环境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生态恢复与保护、乡村建设等领域,糅合了房建、景观绿化、桥梁道路以及水电通信等相关专业,是一个配套体系丰富的田园综合体项目。

  “前期的施工重点为村庄内房屋结构及风貌改建,改建面积达1.5万平方米。”曹峥说,“最终在160天工期里,房屋改造、绿化种植、道路翻新及新建等,在各种交叉施工下得以完成。”

  在建筑业,改建难度远远大于新建项目。此次改造中,施工方积极听取村民意见。村民们的生活智慧给了施工方很多灵感。比如,原先的设计图纸上,房屋屋顶铺的是青瓦,下方种着一片绿植。有村民说“不”,因为一到雨天雨滴径直注入,绿植很容易涝死。于是,项目部就把绿植换成草沟,并铺上鹅卵石,既美观也达到了排水效果。

  发展新产业,建立“租金+股金+就业收入”收益模式

  更新的不只是村貌,因为农户收入增加,村里一派勃勃生机。

  杨勤芳,当地第一批签约房屋流转的村民。短短几个月,自家房屋焕然一新。前屋村里给翻新一遍后,用来出租开展一些群文活动。杨阿姨一边组织活动,一边帮忙搞卫生、烧烧水,日常生活充实了,也多了租金收入。

  记者了解到,李窑村以G1503高速公路为界,已布局了南侧为“乡”片区,北侧为“产、城”两个片区。村民把土地和房屋流转出去后,不仅有流转费收入、租金收入,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为帮助村民增收,李窑村项目将建立“租金+股金+就业收入”的村民收益模式,其中“租金”包括村民承包地流转租金和宅基房租金;“股金”包括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入股分红及村民自愿个体入股分红;“就业收入”则通过对现有村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之转变为按月领取工资的农业旅游服务人员和农业产业工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项目建成后,预计村民户均年增收10万元。

  对于该规划,杨阿姨指着村口一排改造好的空房子说:“这里以后会引入很多新产业,吸引很多年轻人。我们都想好了,还给以后的年轻人配建足球场、篮球场。”


  转自:文汇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