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尼族服饰:用针线绣出来的“史书”

    近日,“云归和处——云南哈尼族服饰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该馆副研究馆员李红宇告诉记者,哈尼族服饰可以说是“用针线书写的史书”。
    2024-01-12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发掘资料 为研究晋南地区商代人群提供直接证据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2022年发掘资料。资料显示,在西吴壁遗址揭露出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中条山铜矿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4-01-12
  • 2023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落幕

    2023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颁奖典礼7日在首都博物馆举行,302件(位)作品或选手获奖。首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名单、首批北京中轴线基金会公益形象代言人名单同期揭晓。
    2024-01-11
  • 唱响浓浓陕北情 榆阳非遗京城绽放

    “榆林·陕北民歌展”榆阳专场日前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展。在一声声高亢嘹亮的歌声中,陕北民歌、榆林小曲、陕北说书、非遗技艺、榆阳好产品悉数亮相,集中展现陕北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
    2024-01-10
  • 北京将设立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监督员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12月31日发布消息称,北京将建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督员制度和志愿者制度。
    2024-01-09
  • 湖南江永持续擦亮女书名片 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女书起源江永县,在上江圩镇及其近邻一带的妇女中传承,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现存性别文字,先后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2024-01-08
  • 考古遗址为何纷纷“再度上新”?

    考古遗址为何纷纷“再度上新”?

    为什么这些早就被发现的遗址,仍在不断“上新”?。日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新发现的背后,不仅有新科技手段带来的惊喜,也折射出了如今考古理念的更新。
    2024-01-05
  • 天津考古首次发现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遗存

    记者2日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近日,该中心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天津市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对青池遗址进行第四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
    2024-01-05
  • 世遗云冈石窟“第一伟窟”搭架维护 专家学者可预约考察

    世遗云冈石窟“第一伟窟”搭架维护 专家学者可预约考察

    记者1月2日从云冈研究院获悉,被誉为“第一伟窟”的云冈石窟第6窟即日起至3月31日进行搭架维护,专家学者可预约参观考察。
    2024-01-04
  • 新疆历史遗址活化利用密码何在?

    近年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与科学考古保护开发,新疆诸多历史遗址逐渐摆脱因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毁坏的境地,重新焕发生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多元荟萃的新疆历史文化。
    2024-01-03
  • 155件古今艺术品在沈阳故宫展出 诠释花丝镶嵌技艺

    “金缕风尚——古今艺术品传承与对话”展览28日在沈阳故宫飞龙阁、翔凤阁开展,115件花丝镶嵌作品与40件沈阳故宫院藏文物,讲述非遗的创新与发展,展现古今的技艺与匠心。
    2024-01-02
  • 逾百件拓跋鲜卑民族文物亮相长沙 再现北魏峥嵘岁月

     呼伦贝尔嘎仙洞遗址出土的石镞、骨锥,内蒙古博物院藏的鹿角金步摇冠,展示拓跋鲜卑强大骑兵力量的釉陶甲骑具装俑,具有希腊罗马雕塑艺术风格的花卉人物文金盘……12月28日,“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特展在长...
    2023-12-31
  • 重庆綦江农民版画:勾勒之间拓印泥土烟火

    岁末,新年的气氛渐浓,走进重庆市綦江农民版画院,一幅幅纯朴清新、色彩艳丽的农民版画让人惊叹,画中年代感极强的乡村生产生活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乡野田间。
    2023-12-29
  • 面塑花馍“捏”出新花样

    “民以食为天”,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来说,面食不仅是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制作成各种面塑艺术作品。2008年,面塑花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12-2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