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解剖中,目前并不能找到一种叫“穴位”的“结构”或“组织”。它好像与神经、血管或者淋巴管有一定关系,却又无法完全等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外医学界对是否存在穴位、是否可以针灸穴位进行治疗持保留态度。从20世纪初开始到21世纪初,以德国柏林医科大学团队为代表的学者,在对中医针灸进行相关研究后,发表系列研究文章。
这些研究文章的发表,令数千年来治病救人的中医针灸,面临着其理论基础经络学说被否定、针灸科学地位被撼动的危险。
2006年,国家科技部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专门设立了基于临床的经穴特异性基础研究项目,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梁繁荣教授挂帅,主持了这一重大项目。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团队的200余名科研人员,基于严谨的临床治疗和动物试验,不断向世界证明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向世界展示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
针灸穴位曾不被认可
2020年4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公布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梁繁荣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这是对他带领团队证实经穴效应特异性存在的嘉奖。
事实上,在国外关于中医针灸有神奇疗效的传说并不少:有一位50多岁的女编辑,因为中风偏瘫,西药吃了无数种却收效甚微。被病痛折磨的她选择了3个月的针灸诊疗,效果明显。后来,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书中记录了中医帮她走出黑暗的心路历程。1972年,随同尼克松总统访华的一位记者突发阑尾炎,疼痛难忍。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中方提出可以用针刺麻醉止痛。后来,这位痊愈的记者回国后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回顾了针刺麻醉之后的神奇经历……
中医针灸,分为针法和灸法。其中针法,就是把针按一定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多年来,国内外试验表明,针灸能够刺激神经系统分泌内啡肽,这种物质与吗啡类似,有麻醉、镇痛作用,并且还有调节心血管的功能。但1998年至2009年,国外相继做了12个类似研究,以证明针灸辨证取穴与否对疗效的影响,可最终结果却是矛盾的。
影响最大的研究来自2005年德国柏林医科大学的一组研究成果。他们在JAMA(《美国医学杂志》)发表的“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研究”一文中表示,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了针灸穴位、非穴位及服用西药的临床试验,发现针灸穴位的疗效和服用西药相当。同时还发现,针灸非穴位也有一定疗效。
这原本是一篇基于临床的试验结果的呈现,但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后,迅速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既然针灸穴位与非穴位都有效果,那说明经穴特异性并不存在,针灸穴位用于治病的中医针灸理论是空中楼阁。
中医针灸治病,真的只是心理安慰吗?穴位究竟存不存在?国内医学界心急如焚,其中,包括了多年从事针灸研究的梁繁荣。“中医理论的精髓是脏腑和经络。否定针灸穴位有用,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否定了中医存在的理论基础。”梁繁荣很清楚它对中医的打击程度。
梁繁荣另辟蹊径,提出“先不讨论经穴是什么物质,如果我们能够从临床证明针灸穴位有效,那就可以证明穴位以及经络的确实存在!”
梁繁荣之所以能想到用临床数据去证明针灸穴位有效,与他多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分不开。
这位来自湖南省安化县一小乡村的农民子弟,1974年念完高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回村当赤脚医生。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缺医少药。乡民们有个三病两痛,在吃药打针之外,也更愿意选择针灸这种相对便宜的治疗方式。当时,年轻的梁繁荣已发现,用针灸方式给村民治疗胃痛、头痛时,效果非常不错。更有一位村民因肾结石已经尿血、痛到休克,送医院都担心在路上出现生命危险时,梁繁荣用针刺了几个穴位,这位病人很快就安静下来。
这段经历,让梁繁荣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选择报考了湖南中医学院,他相信,针灸的简单有效和成本低廉,可以在未来造福百姓。
集全国之力为经穴正名
当973计划面向全国招标,梁繁荣牵头的团队在一众竞标者中脱颖而出。他的研究思路很清晰:从文献数据挖掘、临床疗效评价以及系统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论证经穴特异性的存在,全面回应国外质疑。
从医史典籍中寻找中国古代的医家怎样认识穴位,很重要吗?
梁繁荣认为这一步必不可少,它不仅可以证明中医针灸穴位进行治疗存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将为此后的临床试验打开一个可供借鉴的宝库,找回团队的理论自信。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十多名团队成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对《黄帝内经》《灵枢经》等六七千种古代典籍进行检索整理。全国各地搜寻孤本、校对古籍中腧穴记录不完整甚至有错者,考证大量使用通假字甚至别名的正确腧穴……工作繁复,但惊喜不断。研究团队发现,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的十一经脉循行、主病及应用炙法进行治病,到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简《经脉书》和经穴髹漆人像的经脉腧穴学说,再到《黄帝内经》和《难经》的问世,中医经络学说形成系统理论已有两千多年。《黄帝内经》中循经取穴的处方多达356个,《灵枢·经脉》中详细记载了每条经脉的病候,说明每条经脉上穴位都有各种主治本经所属脏腑及特行部位的病症。
团队还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开发了专门的软件,从古籍多如牛毛的经穴记载中,提炼出从古至今,中医治疗偏头痛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明显的用穴特点:循经选穴、选用特定穴为主、远近配穴、同名经配穴等。并且还分析出了历代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和具体穴位,为此后的临床试验提供了宝贵借鉴。
临床试验,是此次课题的重中之重。在国外学者得出不利于中医针灸的研究结论背景下,梁繁荣和团队严格遵循国际上认可的盲选、随机对照研究等临床研究方法进行试验设计,通过造影检查、神经影像、代谢物质等获得相应评价指标,来反映使用和未使用针灸试验者之间的差异。
针对国外学者针灸穴位与非穴位得出经穴不存在特异性的结论,团队进行了同样的研究:比对穴位与非穴位、同一经脉不同穴位以及不同经脉不同穴位的治疗效果,力求用试验数据说话。来自全国1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0多位学者,对全国5000多名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所涉及的病症,包括了偏头痛、心绞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试验结果证明,针灸的有效率高达70%至90%。
那德国学者进行同样的偏头痛针灸试验,为何却得出针灸穴位与非穴位并无显著差异的结论呢?
梁繁荣认为,在关注经穴本身的特异性治疗效应时,应综合考虑穴位本身的属性和穴位所在经脉的属性。国外科学家都是西医出身,不具备中医经络知识。以德国试验为例,是通过专家调研,取问卷回复中重复率最高的几个穴位做真穴,这种取穴方式本身就不符合中医理论。相反,中国研究团队是在古籍文献的整理中,团队成员发现古代医家针灸治疗偏头痛以手足少阳经腧穴使用频率最高、用穴范围最广,因此临床治疗时选用了少阳经的风池和率骨两处腧穴。这说明在针灸治疗中,选对腧穴,才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步骤。而现代研究发现,这两处区域分布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针刺能起到调整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发挥更大的镇痛作用。
来自成都的廖小丽,至今记得当年参加针灸治疗偏头痛的试验。偏头痛发作严重的她,早已对药物形成依赖。初到医院参加研究试验,她并不相信针灸能缓解病痛,“没想到一个月后,我第一次发现终于不用再吃药了!”
让中医针灸造福人类
梁繁荣团队的研究成果开始不断亮相国外顶级学术期刊。
2017年,《针灸治疗偏头痛的远期疗效随机临床试验》在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研究以严谨的试验证明,针灸可以作为偏头痛防治的选择之一。这一学术成果直接推动了德国、英国、美国等将针灸治疗偏头痛等临床常见疾病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2019年,该杂志再次刊登了梁繁荣教授和赵凌研究员团队的《针刺作为辅助疗法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一项随机临床试验》。文章对404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随机试验研究发现,针刺作为抗心绞痛药物的辅助疗法,对改善患者发作次数和发作程度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因为针灸可以调整血管舒张,一定程度改善血管堵塞以及血液缺氧的状况。
连续在国外医疗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标志着我国针灸临床研究质量和水平逐渐得到国际认可,也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国际学术争议提供了客观证据,初步回答了国外学术界关于经穴特异性的质疑。
相比接连不断推出研究成果,梁繁荣和他的团队更希望看到针灸造福人类。
5月1日,劳动节。梁繁荣在早上7点半就来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国医馆。学术研究之余,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医生。由于不少患者需要挤出时间接受治疗后再赶去上班,梁繁荣早已习惯了提前到岗为病人施针。那天,他有一个已治疗一年的肝豆核状变性的患者。
很快,32岁的秦小淇到了医馆。她从轮椅上起身,在接诊记录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再走到病床边自个躺下,等待梁繁荣扎针。其实,一年前的秦小淇,和现在判若两人。因为突发疾病,她不仅从2018年就不幸出现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无法走路,同时还导致大脑受损,变得父母也不认识。家人带着她跑遍了北京、上海的医院,均被认为“永远站不起来,智力也只能保持在几岁左右”。秦小淇的父母找到梁繁荣,“死马当活马医”。
第一次治疗,缩成一团的秦小淇只能由父亲抱上病床。没想到针灸十几次后,她竟然能从沙发上起身,颤颤巍巍走到两米开外。看见女儿的变化,眼泪早已流干的秦爸爸激动得直哆嗦。治疗效果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更多积极的信号。秦小淇重新记起了父母,偶尔能在家人陪伴下到小区散步,也能说部分成语,记得几首古诗,智力渐渐恢复。
5月1日这天,秦小淇结束治疗后自个儿撑着病床下了地,满诊室寻找到梁繁荣,轻声和他打了招呼后才转身离开。秦爸爸感叹:“女儿在梁老师这里创造了奇迹!”诊室的另一端,面瘫治疗已有半年的陈琳女士指着自己的脸激动地告诉病友:“现在表情比原来正常多了……”
如今,针灸在国外也是很受欢迎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在英国伦敦,针灸诊所超过1000家;在美国纽约,一次针灸的费用可以高到500美元。
然而在梁繁荣看来,对针灸的研究还谈不上完全成功。“目前,我们只是解决了是否存在穴位特异性的问题,现在,我们还发现穴位是‘活’的,也就是根据身体状况它会发生变化。因此第二阶段,我们还将针对穴位的敏化研究,搞清楚不同的疾病将激活哪些穴位。最后通过发现穴位特异性的作用机制,再进行相关成果转化。”
人物名片
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针灸推拿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梁繁荣一直从事针灸穴位临床疗效和生物学机制研究,率先系统确证了经穴效应存在特异性,并发现其具有相对性、循经性、持续性和条件性等规律;创建了循证针灸方法学体系,建立了针灸神经影像学、针灸代谢组学、穴位敏化的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成果获国际认同,并成为国际针灸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前沿。(记者吴晓铃)
转自:四川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