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河姆渡人的“祖辈”!8000年前靠海而居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01





  他们是河姆渡人的“祖辈”

  8000年前靠海而居,天天吃海鲜大餐


  5月30日,浙江省文物局、余姚市人民政府、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宁波余姚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发布重要考古发现:


  在距离河姆渡遗址13公里的余姚市三七市镇井头村,发现一处地下5到10米深的遗址,出土了数量巨大的被先民食用后废弃的各种海生贝类——蚶、螺、牡蛎、蛤、蚝等,经过碳十四测年,确定距今8000年左右,早于闻名中外的河姆渡文化1000多年。它被命名为井头山遗址。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

  创造了三个历史纪录


  井头山遗址横空出世,创造了三个“最”:


  地下5到10米(即海拔-3到-8米)——这是中国沿海地区目前所见年代最早、埋藏最深的一处遗址。


  距今8000年左右——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多年。过去宁波没有发现过早于河姆渡的文化面貌,这次把宁波人类活动的历史往前推了1000多年。


  另外就是,这是浙江迄今发现的沿海唯一一处史前贝丘遗址,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沿海最早的贝丘遗址。


  当天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齐聚余姚,开了一场专家论证会。“震惊”、“前所未有”、“独一无二”,这是专家说得最多的词。


  井头山遗址是怎么发现的?


  2013年10月,宁波一家公司在土建地质钻探土样时,无意中带出了一些深埋地下的碎陶片、残骨器、动物遗骸等,其中还有大量蚶、牡蛎、螺等海产贝壳。


  同时,一位名叫王维尧的老人和堂哥王维新在工厂的院子里放羊,捡到了碎贝壳,马上送到了田螺山遗址发掘工地,交给技工,技工又交到发掘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孙国平手里。他觉察到,这是非同寻常的来源。


  在论证会上,省考古所王海明研究员特别提到这事,向老人表达敬意。


  现场都是先民吃剩下的贝壳

  有15米宽,2米厚


  这是一个8000年前的大型“吃货现场”。


  出土遗物中最多的一大类,便是先民食用后丢弃的数量巨大的各种海生贝类。排行榜前五名:蚶、螺、牡蛎(其中就有我们现在常吃的生蚝)、蛏、蛤。


  “发现了成千上万筐。”孙国平说,已经无法用单件计算。排第一位的蚶,发现最多,主要有血蚶和毛蚶两种。排第二位的是蚝,有大牡蛎,还有小牡蛎,比我们现在吃的要大得多。孙国平说,8000年前,人少,它们的生长压力也小,自然长得好。


  除了海贝,出土遗物中最多的是人工制品,有陶器、石器、骨器、木器、贝器、编织物等。


  远古时代,古人的生活条件有限,食物得来不易,一定会物尽其用,最特别的就是贝器,人们把吃剩下的大型贝壳加工磨制成各种贝器,作为工具,比如铲、刀、饰片等。


  井头山人的主食,就是海鲜。那么,井头山人吃不吃稻米?这也是第一次:发现了少量炭化米、稻谷壳、水稻小穗轴。中国过去发现的贝丘遗址里都没有发现过稻作农业的遗存。


  考古工地很深。“你站的地方,离地面8~9米,最深的有10米。”孙国平对记者说。


  此前,在浙江省内,河姆渡遗址是埋藏最深的遗址,最深的地方离地表有4米。而在这里,挖到地下4米,还没有发现,“到5~6米,我们才碰到东西。这在浙江破了纪录,可以说是‘第一深’。”


  现场,满眼是堆积的贝壳。先民们把吃剩下的贝壳倒在这里,有15米左右宽度,最厚的地方超过两米。


  那么,井头山人住的房子发现了吗?


  “我们很希望能在这里发现建筑遗迹,不过还没有。”孙国平有些遗憾地说,不过,却发现了很多木器,堪称8000年前的“黑科技”。


  木器照理说容易烂,然而这8000年前的木器却保存完好,颜色、形状像新的一样。


  “能保存到现在,可以说很稀奇了。只有在这样饱水状态的遗址里才能保留下来。”孙国平说。


  井头山发现的木器,大多数是生产工具的配件,比如斧的木柄、石锛的木柄,还有木锹、木矛(基本上用来捕猎)以及船桨的桨叶等。


  孙国平从“澡盆”里捞出一件木器,器形很怪,孔里面插了一根比手指头要长一点的木头的销钉,还可以搭扣牢,像一把锁。孙国平说,这属于“高科技”了,在河姆渡遗址也没有发现这么先进的器物。最关键是,孔隙里涂抹了一层填塞的材料,像胶水一样,目前浙大正在做鉴定。


  遗址现场再往前走一会,就到滩涂上了。海,就在眼前。


  可以想像8000年前,井头山人吃完自助海鲜大餐,在落日时分的海边散步。


  井头山人是河姆渡人的“祖辈”

  “父辈”还没有找到


  井头山遗址比河姆渡文化早了1000年,它们到底什么关系?


  孙国平说,井头山人是河姆渡人的祖辈——不是父亲辈,至少应是爷爷辈。他们跟河姆渡人有着文化血脉上的联系。更专业的表述是:它是河姆渡文化的祖源,并非直接的源头。中间还有个缺环,也就是河姆渡人的“父辈”,还没有找到。


  从文化类型上看,跟河姆渡文化多少有点联系,但又有明显差别。比如,陶釜,是用来蒸煮食物的,河姆渡人几乎家家都有,而井头山人的陶釜样子不一样,上面的花纹却是一脉的。


  河姆渡遗址是透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距今六七千年那一重要时代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一扇最清晰的窗口。


  如今,作为河姆渡人“祖辈”的井头山人,又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目前,第一阶段发掘接近尾声,接下来该如何?


  “因为它的特殊、它的重大意义,好几位专家都不建议结束田野工作,希望在田野工作中能继续探讨,收集好环境资料,找找井头山人的房子、墓地、人骨,结合南方族群和北方族群DNA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彼此的交融方式。”北京大学教授赵辉说。


  新闻+

  什么是贝丘遗址


  贝丘遗址,是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形态,从字面上理解:堆成了小山丘的贝壳。在考古学上,指在地层中发现的海鲜贝壳组成的堆积。


  我们国家发现过很多贝丘遗址,在中国海岸线及近海岛屿上,从北到南,发现过上百处早至6000多年前、晚到3000多年前的古代贝丘遗址,展现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的海洋生活。


  但一直以来,学界有很多疑问,为什么很少发现6000年以前的贝丘遗址?


  如今,井头山遗址的发现,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



  转自:钱江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