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23





  尽管关于农业历史、农业生态、乡村文化等研究已持续多年,但系统性的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始自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

  为了应对人类发展所遇到的全球化与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荒漠化、贫困等一些重大问题,以及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等对农业与农村发展所带来的一些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在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倡议,2005年确定了首批保护试点,并于2015年被正式列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项正式工作。截至目前,已经有21个国家的57项传统农业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幅员辽阔的农业大国。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并不断发展了许多既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契合了当今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内涵。正因为如此,中国成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的最早响应者、积极参与者、坚定支持者、重要推动者、成功实践者和主要贡献者。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目前以15个项目位列世界各国首位。2012年,率先开始了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已经先后发布4批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南南合作”等各种形式,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经验”,农业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农业国际合作的一项特色工作,并在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多功能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关于过去的、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

  闵庆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科学咨询小组轮值主席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