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次汇集非遗传播研究学者、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从业者理论实践观点的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分别从非遗保护的传播视角、非遗传播的理论研究以及非遗影视传播、展示传播、活动传播、新媒体传播等实例,对非遗传播的意义、特点、规律及实践经验,第一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汇总与分析。
该书首先对非遗传播的定位作了讨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民俗学专家刘魁立在序言中说,传播在非遗传承保护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承与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翅膀”。
该书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杨红认为,传播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长期以来,非遗主要通过人际传播,即少数人之间、通常是面对面地开展;到了现当代,更多大众媒体参与了非遗相关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通过对十余年来非遗传播相关数据的分析,她提出,随着社交媒体的崛起和其显著的人际传播特质,当下的非遗传播又某种程度上回归到了人际传播,其覆盖面和互动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传播范畴。
对新媒体传播的关注是该书的一个特点。该书收录了中国青年网、光明网、快手短视频等新媒体的非遗传播实践,为业界提供了相关经验。对省级非遗专题微信公众号、非遗服务平台类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遗新媒体传播的发展。
据了解,该著作的核心内容来自2018年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承办的非遗传播专题研讨活动,同时对国内非遗传播实例进行了系统征集和梳理、分析。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在研讨时认为,非遗传播是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一项重要工作,有利于提高非遗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可以有效发动社会力量、专业机构等参与非遗保护传承,提高社会公众认知,为此,应该不断扩大非遗传播“朋友圈”,推动更加专业和规范地传播非遗。(记者王学思)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