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9-04





  9月1日上午,来自7个国家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世界文化遗产圣地——敦煌,用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领域、以不同的视角,探寻同一条路径——如何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

  本次国际论坛是第四届文博会系列活动之一,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文物局共同主办,敦煌研究院、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

  甘肃是文化遗产大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7处,仅在敦煌市就有3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最著名的敦煌莫高窟,1987年因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条标准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圣地,敦煌当之无愧。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乃至多个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是人们学习、观摩和传承发扬的重要依据,也是发展旅游等产业的一个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文化遗产由于历史悠久,都需要加以保护。如何做到既能保护好文化遗产,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作用、社会作用,这是世界各个文化遗产地面临的共同问题。

  论坛上,国内外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交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最新成果,探讨世界文化遗产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可持续发展旅游产业的新思路新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弘扬带来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新的智慧。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就《敦煌文化的价值》发表了演讲。他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和社会价值方面,全面展示了由敦煌石窟、藏经洞出土的大量古代文献和艺术品、敦煌地区的古代遗迹和出土文物三方面构成的敦煌文化的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欧敏行发表了主题为“文化融合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精彩演讲。她以《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依据,揭示了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融合的重要性。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上,包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原日本文化厅长官青柳正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陈同滨,日本东北艺术工科大学教授石崎武志,澳大利亚亚瑟港历史遗址管理局董事裘德·弗兰克斯在内,以及来自北京天坛、承德避暑山庄、秦始皇帝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苏州园林、西藏布达拉宫等国内世界文化遗产地和文物保护机构的17位专家学者,围绕价值阐释与文化旅游、遗产的预防性保护与监测、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研究、遗产保护与利用平衡发展4个议题,联系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实际,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对话、研讨和交流,为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宜秀萍)


  转自:甘肃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