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与香港共续非遗传统 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6-29





  香港这座现代化都市具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这些文化瑰宝的过程中,内地为香港非遗保护树立良好典范,内地和香港也在不断交流合作中共续非遗传统,并让中华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内地为香港推动非遗保护树立良好典范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存、传承和传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香港非遗保护树立了良好典范。”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出席一项非遗展览开幕式时表示。

  非遗普查、编制非遗清单和代表作名录、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香港回归以来,特区政府推出了多项保护措施。

  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和黄大仙信俗,这10个项目成为国家级非遗。粤剧则于2009年成为世界级非遗。

  其中的大坑舞火龙已有100多年历史,日前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将其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特区政府6月25日表示,获选案例对其他同类项目保护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香港社会各界配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工作。据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郑培凯介绍,通过四年非遗普查,列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包含480个项目,涵盖了所有非遗种类。

  今年3月,特区政府康文署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助计划,香港非遗传承人和相关团体可通过该计划申请资助举办大型项目,资助金额不少于25万港元。

  内地与香港共续非遗传承展开深入合作

  为促进内地与香港在非遗方面的交流,自2011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与香港特区政府合作,在香港举办“根与魂”展演系列,向香港市民展示内地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一段扣人心弦的戏曲、一件精美绝伦的传统手工艺品……37项山东省非遗项目6月12日亮相香港中央图书馆,香港市民在“根与魂——青未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体验齐鲁文化的独有魅力。

  这已是内地省份第五次来港举办非遗文化交流活动。过去几年,香港市民体验了四川、贵州、甘肃和浙江省的传统文化。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副局长陈积志说,这些活动加强了香港与内地在非遗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香港市民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非遗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并且勇敢地“走出去”。去年12月,位于北京的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了香港非遗展示月活动,重点介绍20项非遗精粹,包括香港中式长衫、狮头花灯、客家麒麟等。

  林郑月娥带队赴京出席展览开幕式,她说,这次活动向内地观众展示了香港丰富多样的传统风俗和手工技艺,也展现了香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让年轻一代明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香港青年学生对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深感兴趣。6月25日,青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主席吴汉忠带领13名香港学生远赴青海热贡,开展为期40天的唐卡工艺学习,“这是第三次组织香港学子到青海学习,希望以唐卡为媒介,加强香港与青海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

  香港在推进非遗全球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香港作为内地面向世界的窗口,又是中西文化兼容的大都市,在推广非遗全球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粤剧、咏春武术等,不少文化遗产从内地传入,在香港得到发展传承。”郑培凯说。

  近年来,香港不断向海内外传播中华文化。在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在伦敦举办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外友人热烈探讨香港非遗项目,一起制作粽子和月饼,多角度感受中华遗产。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粤港澳三地不断联手塑造湾区人文精神。6月25日,由香港、澳门、广州等16座城市组成的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把联盟建设成大湾区非遗保护工作交流平台和形象推广平台。

  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和平中心副会长梁美智在联盟成立仪式上表示,希望各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民间文化交流,加深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今后赴大湾区展示交流机会增多,希望香港非遗能够逐渐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发扬光大。”香港纸料扎作匠人冒卓祺说,他将考虑在内地开班传授技艺。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