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护链”别成“利益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2-15





  从保护传统村落到建设特色小镇,从改造老街古巷到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越来越多旨在打捞岁月、沉淀历史的保护工作渐次展开。珍惜这份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想清楚为什么出发,以人为本,不敷衍、不跑偏,切实把好事办好。


  据2月13日《半月谈》报道,去年底,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推荐名录发布,6000余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而记者近日了解到,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中,仍存在规划不明、多重管理、保护意识不强、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部分保护流于表面,“一刀切”、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虽入选名录却疏于管理,衰落现状令人担忧。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符号和载体,凝聚着各民族、各地方人民生活生产方式、习俗观念、信仰和审美情趣。2012年我国首次启动对中国传统村落的大调查,初步掌握了近2万个传统村落信息。2014年,随着传统村落保护指导意见、保护规划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发布,国家层面的传统村落保护体系初步建成,加之五批共6000余个传统村落名录的公布,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然而自上而下的保护,在执行和落实过程中,或被敷衍应付,或变形走样,保护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村落保护在实践中“掉链子”“出岔子”,有多重原因。有的地方对政策产生了误读,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定位错位,甚至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就是要上项目、搞旅游;有的地方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导致“建设性破坏”,一些村落盯着成功申报名录后可获得可观保护资金,拿到钱后便完事大吉;有的地方则由于保护规划和设计不接地气、可行性差,导致具体的建设、改造无法实施……种种不尽如人意的保护现状,不仅让村里的人们失望,还不同程度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也让政策善意难以落地。


  正视传统村落保护中的问题,有必要看看做得好的样本。比如,有些地方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要义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非仅仅是对传统村貌的固守和恢复。浙江台州将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汇聚专家办起乡村振兴学院,一批示范性教学点正在“先行先试”;湖南省会同县高椅古村在保护中首推消防安全和环境整治工程,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传统文化的挖掘同步进行,让村民最大程度享受到村落保护的红利。


  实践告诉我们,保护古村落不是简单机械地修旧如旧,更不等于疯狂砸钱、大上项目,它首先需要当地政府与百姓对保护工作的必要性与价值有充分认同,绝不能让“保护链”变为“利益链”;其次,要明确保护传统村落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是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是为了留住那一抹淡淡的乡愁。在此基础上,考虑因地制宜发展相应产业。如果过分强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任务,有可能让村落保护背上太过沉重的包袱。


  说到底,传统村落终归是人的村落,保护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如果忽视了对生活在村落中的村民的关照,可能会让传统村落变成“死标本”。当村中的人空守一间老屋而无缘便利的现代生活,当他们对家门口的建设与改造没有多少话语权,势必会削弱他们对家乡的文化自信与归属感,甚至可能会加剧传统村落的空心化。在恢复传统村落机理的同时,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的提升,让传统村落更加宜居,让村民在村落保护中有更多获得感,是传统村落保护中的现实需求。


  传统村落汇集着中华历史文化的基因与密码,而我们的抢救和保护进度依然赶不上其逐渐消失的速度,因而,相关保护不可有丝毫的耽搁和懈怠。


  当下,从保护传统村落到建设特色小镇,从改造老街古巷到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越来越多旨在打捞岁月、沉淀历史的保护工作渐次展开。珍惜这份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沉下心来想清楚为什么出发,以人为本,不敷衍、不跑偏,切实把好事办好。(评论员 韩韫超)


  原标题:【社评】传统村落:“保护链”别成“利益链”


  转自:工人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