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名”固然可喜,但不能永远抱着金榜睡大觉。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举,才能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则可能破坏遗产地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气质
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贵州梵净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至此,中国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总量最多国家。
自1987年首批6项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中国已53度“金榜题名”。这是喜人的成绩,亮眼的荣誉,更意味着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有财富的责任与担当。
三十多年申遗历程,不仅让世界深入了解中国丰富瑰丽的山川风物、历史文脉,也让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从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到《文物保护法》修订,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到遗产保护的“数字化迭代”,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是念兹在兹的信条,更是精进有为的履诺。
电视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带火了文物修复,故宫文物医院让公众直观感受文物修复的“工匠精神”。从西藏布达拉宫到厦门鼓浪屿,成为旅游胜地的中国遗产地,旺季游客限流已经成为惯例……着眼长远,精心呵护,才是世界遗产的“正确打开方式”。
“金榜题名”固然可喜,但不能永远抱着金榜睡大觉。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并举,才能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则可能破坏遗产地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气质。
从欧盟到美国,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成立专项基金保护遗产,成为越来越多世界遗产地的通行做法。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伯利兹堡礁生态系统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移出。正是停止石油勘探、保护红树林等有效保护措施,才让这一世界遗产不再“濒危”。
令人欣慰的是,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新理念,正为中国的遗产保护与传承“赋能”。越来越多的“珍宝”从历史走入现实,迎来新生。
如今,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长城的修缮维护;“数字丝路”计划借力互联网和游戏文创,让人动动手指就能成为敦煌“数字供养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文化遗产融入寻常生活,造福民众,创造价值。
从更高维度看,对世界遗产的珍视,是一份深沉的文化觉醒与文化自信。文化遗产是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结晶,更是民族和社会向心力的源泉之一。对文化遗产精神价值的深度开掘,有助唤醒共同文化记忆,增强身份认同,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明的感召力。
申遗成功是保护与传承之路的新起点。未来,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单还会继续丰富。一个对遗产心存敬畏、对文化充满自信、在传承中不竭创新的中国,必将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新华社记者 韩梁)
原标题:申遗成功是保护与传承新起点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