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热”下的“冷”思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05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现和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既要在坚守和传承中汲取营养,保持文化定力,也要在发展中看到隐忧,在热度中保持冷静,顺势而为,积极作为,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


  搭台子,政府部门责无旁贷。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通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江苏已经建立形成了以科学保护作引导,以政策法规作保障,以省级以上名录项目保护为重点,以濒危项目抢救为优先,以传承人保护为核心,以整体性保护为方向,以传承发展为目标的江苏特色保护体系。全省各地每年举办近1500场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展示、讲座、竞赛、摄影、体验、旅游等系列活动,传统节日、岁时节令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与海内外非遗项目的交流活动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日益多样化、碎片化、快餐化的文化传播和消费方式,受方方面面的因素制约,江苏在各级平台和舞台上发声还不多,力度还不够。应新的形势,要主动强化角色定位,加大培育、扶持和引导力度,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因项目制宜,通过各级政府强有力的组织和广泛的影响力、号召力、推动力,在更大的舞台和平台上,发出江苏非遗声音,展现江苏非遗形象。


  换脑子,“老玩意”呼唤新思维。当今社会,大浪淘沙,不适应就淘汰,已经成为新世纪的生存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不适合广大民众和市场的需求,即便通过政府的保护能够延缓消失的时间,最终也难以逃脱被湮灭的命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守住血脉、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防止由于基因的蜕变而丧失其本真,更要面对市场的需求、民众的需求,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做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对政府职能部门而言,各级工作重心应该从具体的业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协调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更多地投入到传承人群培养、创业指导、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濒危项目抢救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质、增效、鼓劲的工作中去,帮助非遗项目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


  借梯子,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由于起步较晚,当前各级非遗保护机构的编制和功能尚不完备,很多基层的非遗科、办、保护中心都是一人身兼数职,与当前日益加重的保护任务不相适应。这就需要广开门路,更多地借助和发动社会、团体、企业、民间热心人士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来做非遗保护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保护格局,搭建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平台,积极培育和发展非遗民间团体,做到不拘主体、不拘形式、不拘内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鼓励非遗项目与其他各产业的跨界合作,聚各方力量,汇多路资源,既可以弥补公共财政投入的不足,推动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也将有效地促进非遗保护主体的回归。


  创牌子,打造民族特色国家品牌。作为本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本身植根于农耕文化,来源于市井乡村,大多是自然人或传承人群体开办企业闯市场,受眼界、思路和企业规模等方面的因素制约,部分非遗衍生品存在模仿多、创意少,设计单调、制作简陋、包装简单等问题。非遗项目要有生命力、要焕发活力,必须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苏州的宋锦和南通蓝印花布两个非遗项目的衍生品都穿到了APEC领导人和知名演员的身上,让大众了解了非遗项目不只土、粗、旧,也有高、大、上,改变了人们以往固有的印象。只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汲取、融合、创新,将商业元素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保护传承条件下的文化复兴。(张磊)


  原标题:非遗“热”下的“冷”思考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