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14家商户租约到期调整,内联升、月盛斋两大北京老字号要撤出前门大街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对此,前门大街运营方天街集团回应,本次调整属于商户租约到期后的正常调整,14家商户中仅有4家北京老字号,其中大北照相馆、盛锡福还在正常经营,暂时闭店的内联升和月盛斋是否原址经营,还在积极沟通洽谈中。下一步,“天街”将延续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的定位,但决不会打造全国非遗一条街。
老字号经营两极分化
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前门大街,是北京最负盛名的传统商街,如今面临客流下滑、店铺经营两极分化的考验。全聚德、吴裕泰门前顾客排长队成为常态,但“壹条龙饭庄”内,周六傍晚的就餐高峰时段,店内竟无人光顾。
前门大街入口处的黄金地段,紧靠星巴克的月盛斋大门紧闭。而在前门大街中部,虽然“百年老店”的牌匾还在,但内联升门店里已经空空荡荡。近日,和这两家老字号门店一起关张的,还有谭木匠、唐人坊等商品零售店。
天街集团方面透露,此次调整的14家商户均为2017年年底合同到期的商户,绝大部分属于常规的旅游商品店。天街集团总经理李军表示,本次调整希望商户设置品牌旗舰店、形象店或专卖店,店铺装修要符合前门大街的整体风貌。同时,希望老字号增加体验功能,例如月盛斋可以在店里展示酱牛肉技艺,盛锡福可在店里展示制帽工艺、加入高端定制。一些主要销售常规旅游产品的商户,则因其品质或经营方式与调整方向不符,不再合作,以避免前门大街陷入旅游街区“百街一面”的业态同质化困扰。
作为前门大街的特色,老字号一直是街区的“主力军”。目前,前门大街与鲜鱼口美食街一共约有190家的商铺,其中老字号占16%,依然是北京老字号最集中的商街,老字号的营业收入更是占到“天街”店铺总营收的45%左右。
否认“变脸”非遗一条街
在前门大街东侧的华韵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一场来自山东潍坊的传统民间木板年画展,已上演数日,现场的年画套印演示,引来游客围观。就在最近几年,前门大街陆续开了一批“非遗”店面,如安徽非遗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等。
记者昨日走访看到,除了已开业的非遗馆,在未开业的店铺中,一些门前还标上了“河南非遗馆”“宜兴非遗馆”等。粗略统计发现,永新华韵在前门大街已开张和正在装修的非遗门店约有10家。这也导致不少市民质疑,前门大街正“变脸”全国非遗一条街。
“华韵只是前门大街的一个商户,并不是主导者。”对外界所传的前门大街“变脸”之说,李军表示,前门大街“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的定位一直没有变,希望吸引外地游客的同时,也吸引更多北京本地居民来逛。但非遗并非全都适合前门大街的定位,天街集团也在与华韵沟通,希望对旗下非遗店铺进行调整。
目前,前门大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人气较高,很多北京家长会带孩子来体验皮影戏、画风筝、制陶、折纸等,但“莞香”“苗银”之类几乎纯销售的非遗店铺并不太受关注。“非遗体验符合前门大街文化消费式体验街区的定位,但要接受市场检验,有市场对接能力的,继续开下去,不好的就需要调整。”李军表示,前门大街不会成为全国非遗一条街,维持业态多样化的同时,更会突出老北京特色。
每年5000万扶持老字号
面对新商圈的崛起和互联网冲击,“天街”的复兴之路并不平坦。前门大街上目前共有100多个商铺,其中有近三成处于关闭状态。李军说,前门大街实际仅有5%的空置率,大部分闭店状态的商铺已经出租,正在筹备开业。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老字号云集是“天街”的商业之魂,天街集团每年投入千万元资金补贴区属老字号企业,让他们可以享受每天每平方米1元的低租金。
但目前,一些入驻前门的非区属老字号仍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东城区将每年整合设立5000万元促进老字号发展专项资金,只要在前门地区开设北京或全国旗舰店、提供独特商品或服务、符合街区形象和定位的非区属老字号,都将能获得支持。
李军表示,一些不符合街区定位的商铺,在租约到期后,将退出前门大街。未来还将探索引入一些深受年轻人欢迎的轻餐饮、创意餐饮等。在主街之外,前门大街内街也正在引入一些创意办公、精品酒店、便民公共服务等,让前门大街尽快成为老北京人爱逛的品质商圈儿。
原标题:前门大街:部分老字号撤出 不会“变脸”非遗一条街
转自:北京日报 (马婧 孙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