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牵手”数字 石窟艺术瑰宝“活起来”“走出去”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23





  在甘肃天水市东南部的小陇山林海之中,一座孤峰拔地而起,因其形状酷似农家麦垛,故得名“麦积山”。1600多年前,无数能工巧匠在麦积山的峭壁上开窟造像,此后历经10多个朝代的持续营建,终于铸就了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麦积山石窟。


  “悬崖千重梯,洞窟如蜂房”,在麦积山的崖壁上,雕凿着221座洞窟,现存造像3938件,壁画1000余平方米,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不同时代的石窟艺术瑰宝,在这里一览无遗,麦积山石窟也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李天铭介绍,麦积山石窟是从十六国的后秦时期开始开窟和塑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在中国现有石窟寺中麦积山石窟保有的造像时代序列最为完整,体现了中华文明在石窟艺术领域的连续性。


  麦积山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雕塑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生活,充满人间温度。第133窟的小沙弥眯着双眼、嘴角上扬,天真烂漫的“微微一笑”,触动无数游客的心。第44窟的造像,更因为慈祥平和的微笑被称为“东方美人”,阐释了古人对于东方美的理解与表达。


  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文物保护工作者坚守荒野、涉险绝壁。“90后”的文物修复师张斌的青春就挥洒在麦积山,十年来他日复一日地下绣花功夫,有时候修复一处起皮的壁画,就需要花费几天的时间。


  麦积山石窟文物修复师张斌介绍,他们在修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翼翼,有时候可能会一阵风都会把它吹掉下来,所以会很慢。喜欢这个工作,老一辈也都在山上工作,他希望能坚持前辈们的理念,守护麦积山的文物,择一事终一生。


  如今,50余个洞窟获得保护加固,200余身塑像、200余平方米壁画得到修复。借助数字化采集、3D打印技术等手段,麦积山石窟还以多种形态“活起来”“走出去”。就在上月,“丝绸之路上的麦积奇观”特展在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开展,对5组特级洞窟的整体复原展示,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石窟的每一处细节。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数字中心副主任孙苑介绍,根据这些数字化的采集成果,他们还将麦积山的代表性洞窟进行了等比例的复制,让麦积山经典造像和洞窟“走出”麦积山,让更多观众可以感受到麦积山石窟之美。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