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邂逅优质文化资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5-19





  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


  首次24小时“不熄灯”,让观众领略“博物馆奇妙夜”;临时扩大行李寄存处,为外地观众提供方便;与上海大剧院联动,推出观展专场活动……国际博物馆日之际,上海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嘉年华活动,吸引了许多观众前往看展。这是“博物馆热”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博物馆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一个具体案例。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解码文明。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展现灿烂文明的历史博物馆、讲述红色故事的革命纪念馆、展示特色文化的民俗博物馆……近年来,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文化选择,为美好生活提供着丰厚文化给养。


  从线下展览到网上展厅,从文物“微课堂”到文创产品,如今,博物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或是与三两好友在馆中游览,或是在“云端博物馆”漫游,或是参与研学活动、学习相关知识。文博事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博物馆热”的持续,又推动博物馆“解锁”更多创新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看,博物馆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良性互动,将为美好生活注入新的动能。随着博物馆深度融入公众生活,博物馆也承载着更多期待。


  激发博物馆的活力,需要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空间”。浙江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遗址上打造沉浸式体验,以原貌、原尺度立体标识展示,让宋韵走进寻常百姓家;山东青州博物馆邀请剪纸、泥塑等非遗传承人,根据馆藏文物和青州文化中的典型元素进行创作,并邀请观众参与互动;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结合地方独特环境资源,打造延伸至40米深长江水下的“时空隧道”,独特场景让人流连忘返……各地博物馆聚焦特点、做强特色,使博物馆成为不同年龄观众的“打卡地”。这启示我们,依托独特资源形成新优势、开辟新路径,就能靠“别具一格”汇聚起更多人气。


  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才能“火起来”。文物活化利用,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比如,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探索“无围墙”博物馆,将展览延伸到大街小巷、学校课堂、大山深处,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又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大量高精度数据为基础,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视频切片技术、H5技术打造虚拟展览,将韩休墓考古现场完整呈现。从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到开发文创产品,再到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坚持守正创新,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才能让博物馆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期待各地博物馆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我们看什么?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我们看什么?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在今天召开的国家文物局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了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的活动。
    2018-05-11
  • 专家学者热议“超连”博物馆:连接,让文物活起来

    专家学者热议“超连”博物馆:连接,让文物活起来

    将近20年前的世纪之交,网络技术已经露出峥嵘之角,这一新技术可能给信息交流乃至社会文化带来的变化既令人憧憬,又夹杂着不确定性。术语“超连”就这样应运而生。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借用“超连”作为主题词,提出新方法和新公...
    2018-05-16
  • 摒弃“千馆一面”博物馆才有魅力

    据报道,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去过很多博物馆,多次对文物保护工作作出指示。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物馆建设不要“千...
    2018-05-21
  • 科技 让博物馆有张现代的脸

    科技 让博物馆有张现代的脸

    手机屏幕上出现“穿越回1650年前……”的字样,随即伴随着悠远的琵琶声与鸣沙声,敦煌的故事开始讲述:“人们远道来此,开凿洞窟,供养诸佛,以求智慧指引。今天千年敦煌寻找数字供养人,以期和时间赛跑,留住满壁风华。”
    2018-06-2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