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启动 百家博物馆推出近300场展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5-04





  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于5月1日开幕。活动围绕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充分发挥北京地区博物馆的整体资源优势,让博物馆成为启迪美好生活智慧,促进社会福祉和构建可持续未来的重要力量。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是在北京建设博物馆之城的背景下,举办的一次创新型活动,其时间跨度、参与范围均为历年博物馆活动之最。


  五大板块展示博物馆风采


  活动月主要包括开幕式、主会场、论坛研讨会、展览展示互动与闭幕式五大板块。围绕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以“博物馆之城: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为活动口号,全面展示博物馆的风采和魅力。


  5月1日,活动月将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馆拉开序幕。现场将启动“百千万”博物馆惠民月这一贯穿5月份的重磅活动,为期三天的北京博物馆文创市集同步启动。


  “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一系列反映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成果将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发布并展示,中国园林博物馆建馆十周年系列展览也将同期开幕。论坛板块中,众多博物馆从业者,将围绕博物馆和博物馆之城的建设献计献策,共谋发展。


  活动月期间,还将举办“百家博物馆进校园”“博物馆延时开放月”等活动,展现博物馆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百家博物馆推出近300场展览


  展览方面,北京百家博物馆同步推出近300场展览,让社会公众感受北京地区的博物馆盛宴,感受博物馆之美、文物之美。依托“北京博物馆云”小程序,观众可以打造自己的百展之旅。


  活动通过抢票、打卡等互动环节设计,邀广大市民在博物馆活动月期间走出家门,走进博物馆。5月3日至6月2日,北京的百家博物馆在每日提供门票,观众通过“北京市博物馆云”小程序及央视新闻客户端进行抢票,抢到门票即可免费免预约参观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月,北京市民的观展时间将更加灵活。北京市文物局将组织中国铁道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十余家博物馆在活动月开展常态化延时开放,这些博物馆将结合本馆特色,深度策划相关活动,探索延时开放模式,让观众感受不一样的博物馆之美。


  文创市集邀观众互动体验


  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亮点频出,各家博物馆也将在活动月带来热门产品。北京博物馆文创市集将于5月1日至5月3日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东郊展馆举办。除展示和销售自身的文创产品外,博物馆也将携带互动体验活动用品与观众互动交流。


  当前,博物馆和企业联合开展博物馆文创开发已成为常态,借助文创产品的规模化授权合作,博物馆文创空间已实现了“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的功能,成为博物馆内的网红打卡地。


  2023年北京文博创意设计大赛计划于5月25日在京启动。本届大赛将继续优化赛道设置,以定向命题与开放命题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市博物馆及全国文创服务方开放征集。运营机制上将更加紧贴博物馆文创发展的实际,强化市场转化、文创空间及系列化文创产品的成果落地。


  十条研学线路挖掘文博资源


  本次活动还将架起馆校融合的桥梁。借助博物馆活动月,十家博物馆代表将与学校代表签署馆校合作协议。全市百家博物馆将广泛开展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在学校举办展览、讲座。结合学校教学特色及学科课程设计特点设计的博物馆课程,将使馆校融合大放异彩。


  活动月推出十条博物馆研学线路,充分挖掘北京地区博物馆的资源,围绕北京历史文化内涵,以北京古都文化、创新文化、京味文化、红色文化为核心,体现作为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应该产生的影响力和辐射力,线路将在5月19日世界旅游日向社会公布。


  线上方面,全新改版的“北京博物馆云”小程序将于5月18日正式发布。“北京博物馆云”小程序在设计理念上本着功能简约,贴近场景、交互简单的原则,通过提供详细准确的博物馆展览、藏品、社教活动以及预约信息,提升用户体验。


  多项博物馆发展成果将发布


  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2022年度北京地区博物馆优秀展览活动评选结果”“2022年度北京地区博物馆优秀社教案例评选结果”将发布,反映北京博物馆整体发展成果的《北京博物馆蓝皮书》同步发布,全方位展示北京地区博物馆在展览、社教、志愿者等方面的工作成果,展现首都地区博物馆的风采。


  活动月期间,主办方还将邀请行业大咖,围绕如何全面推进北京博物馆建设组织系列主题论坛,为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出谋划策。博物馆管理者将与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博物馆行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论坛,推进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融合。


  本次活动月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物局、中国文物报社、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办,各区文旅局、各相关博物馆共同承办。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