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日前,承德避暑山庄卷阿胜境殿开放“正色山川又见盛华”——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通过VR虚拟现实复原等数字化表现形式,对避暑山庄17处园中园遗址历史原貌复原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展示。毫无疑问,数字化复原技术的应用,打破了文化遗产展示的时空局限,拓宽了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途径,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老建筑换一种方式“复活”。
历经岁月洗礼,饱受风吹日晒,使得不少文化遗产光彩不再。就拿承德避暑山庄来说,上世纪初,山庄内超半数的园中园被毁,游人再难感受这些被毁园中园的历史风貌。是保留遗址原貌,还是恢复重建?数字化复原给出了一种答案。
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文化遗产保护之路越来越宽。近年来,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巴黎圣母院为例,2019年的一场大火让教堂严重受损,在全世界都为之惋惜时,建筑历史学家安德鲁·塔隆赛生前用激光扫描巴黎圣母院建造的三维模型数据成为修复的希望。
科技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新希望,文化遗产数字化也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今,国内众多博物馆也纷纷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比如通过数字技术对馆藏文物进行高清图像采集,并以3D、VR等方式进行创新展览展示等,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大量珍贵文物。在数字文保事业发展中,数字敦煌项目让人眼前一亮。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数字敦煌”构想,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经过多年努力,敦煌研究院探索出一条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道路。近些年,数字敦煌展将古老的莫高窟“搬”到全国各地进行展出,全方位呈现敦煌数字化发展的最新成果。从中可以看到,数字技术的可复制性、即时性和高效性,克服了景区文物远距离调运不便、资源分布不均等难题,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供了更大空间。
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能够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近年来,《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热门综艺节目里,古老的文化遗产插上数字技术的翅膀,开启与观众跨越时空的对话。以国宝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亮相央视春晚后,赢得观众好评并刷爆朋友圈。最近,敦煌博物馆即将与手游《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合作,在游戏中引入敦煌壁画主题游戏壁纸、屏风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保护利用探索了新路径。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路径。相信未来将有更多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转自:河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