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11月16日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诞生50周年。我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今共有56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世界文化遗产38处,世界自然遗产1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随着中国世界遗产地数量的不断攀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遗产大国,但事实上,离世界遗产强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与过度开发等问题对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形成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这些宝贵财富,备受业内关注。
保护体系有待完善
在前不久召开的首届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学术论坛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教授姜波表示,目前,中国世界遗产地中历史考古类遗产占据绝大多数,但艺术杰作、工业遗产、水下遗产、科技文化等遗产类型仍有待补强。
而另一方面,目前国内世界遗产区各项工作在稳步有序开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管理失序、旅游服务不足、农业生产不可持续、违建违章突出以及认知仍有误区等。
开平碉楼与村落、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土司遗址等,其所在空间的乡村景观本身就是世界遗产的生动注脚。在谈及乡村景观遗产价值之于世界遗产的贡献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授韩锋表示,中国有很多丰富的乡村景观,但目前而言,国内在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乡村景观遗产的背后涉及到在地生态智慧、物种管理、环境伦理自然观、文化身份、意义建构等诸多方面,保护乡村景观不仅仅是保护某单一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社区参与已经成为国内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2018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创院院长保继刚带领团队来到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的阿者科村,并专门为其编制了“阿者科计划”,通过顶层设计、社区决策,重新制定相应的规则机制,激发政府和当地群众的责任感,有效实现了遗产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双重目的。
人才培养亟需跟进
保护遗产,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遗产教育近年来逐渐引发关注。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晓帆表示,目前国内高校的遗产研究多分属在考古文博、规划建筑、艺术、管理、工程等一级学科之下,大多是以遗产对象自身的分类作为专业设置的依据。建议遗产学科要突破追求固有一级学科框架下构建遗产研究的思路,而是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开展遗产的跨学科研究,在各自领域实践的同时,通过设置若干“核心议题”,推动理论的建构和讨论,在多个维度合力构建遗产理论体系。
海洋考古作为一门新兴的考古学分支,其发展同样面临专业化人才缺乏这一问题。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考古团队首席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詹长法表示,当前我国海洋文化遗存存在几方面特点,如分布范围广,沉积环境差,文物种类多样,出水文物保护队伍年轻化,以及至今没有国家专业化海洋考古队伍等。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詹长法建议未来海洋考古要从单一水下考古发展为全方位的水下考古,从单一部门发展为多部门的积极参与。
普适性传播仍需加强
世界遗产是人类历史上璀璨文明的结晶,做好遗产价值与资源保护利用的传播工作,意义不凡。近年来,人们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了解和探究遗产的价值和文化内涵,加强世界遗产与美好生活之间的链接。
为让更多人重视遗产保护,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虽已年近七旬,仍一直奔走在传播路上。2021年,单霁翔作为发起人和文化向导,完成了《万里走单骑》录制,该节目将目光对准中国的遗产地,全方位展示遗产地的独特价值。如今,单霁翔已带领“万里少年团”遍访全国多个省份的数十处遗产地。
在云冈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杭侃看来,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要惠及大众,因此在社区、学校等场所,普及文化遗产知识也非常重要。
如何更准确、更形象地向世界解读并推广世界遗产所承载的中华优秀文化价值,同样是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认为,文化遗产价值传播不仅要依赖自身的价值属性,而要以更综合性的品牌建立与产业推广,以契合更多元化的受众,推动价值认知的准确性与广泛性。同时,要通过建立一个世界级的价值通感体系、一个全球传播的IP,以行业集群发展整体提升文化遗产价值的广泛接受度。此外,在通过旅游等方式开展的传播活动的过程中,应突出遗产价值的深层次内涵,提升公众的普适性认同。
使命持续迭代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世界遗产,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世界遗产大国,我国始终坚守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时的承诺,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表示,世界遗产对于当下全人类团结、共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用科学真理观去共同维护《世界遗产公约》的OUV价值观。从世界遗产中获取古人的智慧与给予的启迪,凝聚共识、破解纷争,促进世界遗产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独特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张朝枝表示,在全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世界遗产的使命正在从促进和平转向促进发展,从申报转向管理与监测,从物的管理到人的管理。(记者 魏金金)
转自: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