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一直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珍视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促进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的“金色名片”。“十四五”时期,中国在文物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将会有哪些精彩值得期待?中国又将如何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启文物交流的新篇章?
在今天国新办举行的“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陆琼就此答记者问。
陆琼谈到,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合作工程、中外联合考古项目等,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也为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文物国际交流合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流行以来,中国文物工作者高度重视运用数字化手段推介中国文物云展览、考古发现云传播。如在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开幕时,推出“平行时空:在希腊遇见兵马俑”线上展览,对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进行全球云直播。近期,中国还发起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成立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共同发布了行动倡议。
陆琼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从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要服从国家外交战略大局,要积极推动将文物国际交流合作纳入外交、外宣以及对外援助的顶层设计之中。要强化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文物保护修复、中外联合考古、博物馆展览、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共同开展交流合作。要积极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二是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入挖掘阐释好文物所蕴含的历史脉络、文明成就,以及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融合线上线下的展示和传播方式,积极探索创新“中国的故事、国际的表达”,实施文明互鉴展示工程。
三是要深度参与国际治理。要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开展濒危文化遗产抢救行动,打击文化财产非法贩运,推进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陆琼强调,国家文物局还将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敦煌遗书等流散在海外的文物,高精度数字复原,进行全球化共享。
转自: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