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村:开启探索史前文化的恢宏序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魏兴涛    时间:2021-10-15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命名了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从此揭开了考古学探索我国史前文化的恢宏序幕。经过一百年来数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探索,仰韶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得到了极大发展,使我们对仰韶文化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1921年10月27日至12月1日,对仰韶村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主持者是瑞典学者安特生,发掘前,安特生等曾对仰韶村遗址进行调查,但因难以对遗址进行深入认识,遂决定开展一次科学发掘。发掘的动因是为了搞清楚这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内涵和文化特征,是中国第一次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的正式考古发掘。

  仰韶村遗址采用开探沟的方法发掘,这至今仍是考古发掘的主要方法。袁复礼测绘了详细的仰韶村地形及遗址范围图、局部地貌平剖面图等,其精准程度至今仍具有参考价值。发掘所用手铲、毛刷、皮尺、卷尺等至今依然是发掘中的必用工具。

  仰韶村遗址发掘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等文物,首次从发掘品证实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文化。通过对仰韶村及相关遗址考古调查发掘材料的整理研究,安特生指出仰韶文化人种当为现代汉族的远祖或与汉族极近之一民族,明确仰韶文化为“中华远古之文化”,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论调,确立了中国石器时代,这对中国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文化史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

  中国考古界早期重要代表人物李济,在其一生最后一部重要著作、“中华现代学术名著”——《安阳》一书中称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为“一划时代的科学成果,标志着田野考古在欧亚大陆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的开始”。

  由此,中国考古学界主流意见认为,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田野考古学、史前考古学、科学考古学、现代考古学或者径直称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揭示悠久中华文明

  经过百年来的不断探索,仰韶文化的重要地位已经初步揭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2011年教育部将考古学由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仰韶村遂成为历史学门类中一级学科考古学的起步之地,仰韶文化开启了主要由考古学担负延伸历史轴线、探索灿烂中国古代文化、揭示悠久中华文明艰巨任务的光辉历程。

  仰韶文化是我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共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内蒙古、四川等10个省区。而且遗址数量众多,仅河南就多达约3000处,豫西三门峡地区特别是灵宝市仰韶文化遗址分布更加密集,全国罕见。

  仰韶文化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跨度约距今7000至4700年,长达2000多年。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被称为“仰韶时代”。长期以来,该文化成为认识、定位周边其他史前文化年代的比照标尺。

  仰韶文化是我国史前影响最深远的主干性文化。严文明先生通过对中国史前文化的全面系统分析,提出多元一体“重瓣花朵”理论,指出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现代中国的根基深植于遥远的史前时期,是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中国史前文化长期发展的结果。在史前文化格局中,“最著名的是中原文化区”,在大中原地区周围有甘青文化区、山东文化区、燕辽文化区、长江中游区和江浙文化区,更外层还有福建、台湾、广东、云南、西藏、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文化区,“整个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位居花心位置,而中原文化区的主体就是仰韶文化。

  豫晋陕交界地区仰韶中期庙底沟期在整个仰韶文化中最为鼎盛,是在当地仰韶初期、早期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年代最早距今约5800年,社会复杂化现象显现,是我国最早文明化的史前文化。仰韶文化与中原龙山文化及夏商周文化地域相同、自然条件一致、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奠定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的重要文化。

  仰韶文化彩陶发达,尤以庙底沟期彩陶为其典型代表,富有特色、线条柔美流畅的彩陶图案在周边诸多文化内大范围传播,达到史前艺术巅峰。

  仰韶文化是学术研究史最长的中国新石器文化,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进步大都与仰韶文化发掘研究息息相关。

  仰韶文化研究成果极其丰富。严文明先生曾经指出,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主体文化,仰韶文化调查发掘工作最多,“往往能对其余新石器文化的研究有所启示或推动”,并且长久以来都是科技考古的实验田、主舞台和研究成果富集区。

  仰韶文化分布区中心的晋陕豫交界地区及渭河流域恰处秦岭山脉北麓,秦岭东段小秦岭又称华山山脉,当地有丰富的关于黄帝和炎帝的地名和古史传说。仰韶文化尤其是中期与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以及华夏民族之“华”族的形成关系密切。

  百年来仰韶文化研究业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走过了一条崎岖不易的探索路程,同时,还应清醒意识到,由于仰韶文化时间长、分布广、内涵丰富,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体系,仰韶文化研究仍有许多方面有待深化。

  (作者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转自:河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