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8-18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涵盖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等方面内容,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的提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1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实践,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系统性保护的新阶段。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建立重点实验室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在今天的社会现实条件下,与以往历史阶段相比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际功能、社会意义,以及呈现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历史的衍进,某些项目的生活实用功能可能有所减弱。但这并不意味它在今天会丧失对我们的价值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这样谈到。
    《意见》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一节关于“完善理论研究体系”方面明确,统筹整合资源,加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研究力量,建设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文化工程中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问题等,建立多学科研究平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实验室建设。今年5月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也强调,统筹研究力量,建立非遗专家资源库,建设非遗研究基地和非遗重点实验室。

  截止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共发布三批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其中涉及中餐非遗技艺传承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闽台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部重点实验室、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

  如设立在浙江理工大学的丝绸文化传承与产品设计数字化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丝绸产品的纹样、织造、染色等工艺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从而织造出所需要的创新丝绸产品。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同时,重点实验室建设正从人才、基础研究、产业规划化等多方面为非遗发展赋能。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兰静表示,建设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实验室建设,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走进老字号

  让非遗永葆一颗“年轻”的心


  当前,国潮消费备受年轻人推崇。2019年,某电商平台发布的《非遗老字号成长报告》显示,在非遗老字号消费方面,80后群体成为绝对“中坚力量”,占比近四成;90后群体紧随其后,占比超三成。同时,90后群体正在以一年五成的增幅迅速追赶80后。

  《意见》中强调,将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企业列入中华老字号名录,支持符合条件的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依法取得医师资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入选非遗名录,和老字号有关联的传统技艺、传统产品和代表性传承人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事实上,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品牌文化,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将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企业列入中华老字号名录,既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储备了资源,又能够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和社会氛围。

  商务部2018年印发的《中华老字号认定管理办法》明确提出,申请中华老字号认定的企业需要以下条件:拥有代表性注册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由此可见,将符合条件的传统工艺企业列入中华老字号名录,也将推动非遗创新发展走向更加规范化、品牌化、专业化的道路。

  需要注意的是,非遗老字号要想更好地延续“血脉”,持续焕发生机,同样也需要有颗年轻的心,在产品包装、设计和宣传上讲好非遗文化故事,以适应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

  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

  引领旅游消费新国潮

  相关统计表明,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安排经费约14亿元,支持各地建设了19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还存在着建设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设施类型和功能比较单一、社会资金参与不够等问题。

  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离不开对非遗的合理利用。《意见》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一节关于“促进合理利用”方面专门强调,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景区。某种程度上,这与《意见》在“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一节中所强调的“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相互呼应。无论是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村镇、街区还是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效衔接,包括通过发展非遗实现乡村振兴等举措,都是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

  事实上,如今,非遗+旅游早已成为一种深度旅游的常态,不断引领旅游消费新国潮。如黔东南州丹寨小镇自2017年来,通过聚焦非遗发展,带动了当地农家乐、住宿、餐饮、民族手工、农产品、乡村旅游等20个大行业和50个子行业发展,不断延展非遗产业链,从一片荒地起步生机勃发,并成为“社会扶贫范本”。纵观全国,近年来,各地不断推出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旅游线路,以带给更多人好看又好玩的非遗新体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不容忽视的是,非遗文化在实现景区化开发与打造的过程中,也要避免业态同质化。否则,名义上保护了非遗技艺,实则也容易造成对非遗资源的浪费。

  服务民生

  建立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


  今年6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和扩展项目名录共140项。原国家级贫困县的103个项目,以及一批服务民生、惠及百姓的非遗项目均名列其中。
    从螺蛳粉到沙县小吃,再到湘西苗绣、海伦剪纸、奉节木雕、坝漆制作技艺、佤族织锦、汉中藤编技艺、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等等,这些技艺孕育在基层、扎根于群众,在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之后,可见度将进一步提升,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完善政策法规方面,意见提出,研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完善相关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进一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制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这意味着,今后将鼓励地方先行先试,探索惠益共享的基本原则、范围、补偿主体和客体、标准和保障措施等,让非遗所在地居民更好地享受到非遗创新发展的红利。

  “非遗源自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人民是非遗的持有者、传承者和受益者。非遗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护成果惠益人民的工作导向。”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在今年6月份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这样谈到。

  在兰静看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意见》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创新点。相信这些新的保护理念和创新实践点未来将赋予非遗以更先进、更广阔的产业观、学术观、文化观,助力其在新时代实现更好的发展。


  转自: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