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声声传四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4-13





1241696710151847276.jpg

  从小在龚家沟村长大,罗勇总忍不住在山沟沟间舞动安塞腰鼓,他身上的腰鼓,就是自己工厂制作的。

11540612765426963612.jpg

  每一个亲手制作的腰鼓,王永军都会百倍呵护。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会打腰鼓。”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安塞,古时有“塞北锁钥”之称。这里民俗风情异彩纷呈,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在这里,几乎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


  千百年来,震撼人心的鼓声在这片黄土地上敲响,这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技艺将黄土高原上铿锵有力的声音传到了全世界,将这片黄土地上人们的淳朴与勇敢诠释得淋漓尽致。


  安塞腰鼓成为陕北民俗文化的“交流鼓”,更是陕北人民的“致富鼓”。那么传统的安塞腰鼓手工制作技艺如何?传承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传


  ——26年·守护制鼓技艺


  春日里的安塞,到处一片生机盎然。


  在墩山主峰的墩峁之上,高达24米的“天下第一鼓”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像是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日新月异。


  “传统的腰鼓制作需要经过圆木砍方、鼓帮尺寸定型、解弧形板等13道工序,打个十来年绝对没问题。”3月31日,在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腰鼓展馆,制鼓师王永军正忙着给山西一个花轿队定制腰鼓。


  用古老的技艺制作腰鼓,王永军整整坚持了26年。


  “鼓身的材料大多是用杨木或柳木制作而成,重量轻、结实耐用、音质清脆洪亮。”王永军介绍,安塞腰鼓是陕北腰鼓的一种,有男子腰鼓、女子腰鼓、老年腰鼓和少儿腰鼓之分,虽然各类腰鼓样式大同小异,但其中蕴藏的“奥妙”只有制鼓师傅才懂。


  秦时,安塞作为边防地区,布有重兵。守边将士将腰鼓用来传递信息、擂鼓助威、庆贺胜利。当下,每当鼓槌落下,头系羊肚子手巾、腰扎红腰带的陕北汉子和婆姨,便在鼓声中纵情跳跃。


  多年来,王永军已经带着自己制作的鼓走遍了大江南北,在他心里,安塞腰鼓承载的是上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制作技艺更是不该被遗忘。王永军笑着说:“这门手艺我准备往老做呢。”


  “咚、咚、咚……”谈话间,王永军熟练地刮着旱(黄)牛皮上的杂牛毛,然后反复用鼓槌敲击蒙好的牛皮,根据声音的不同,不停调整牛皮拉伸的强度。他解释说:“敲打的过程就是校音的过程,腰鼓必须发出雄浑有力的声音才行。”


  手制腰鼓,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尤其是定型这一步。


  “要让十余块有弧度的木板完美地拼接在一起,不能有缝隙,这个步骤决定了这个鼓能不能行。”因此,王永军特意创新了矫形铁圈、弯尺等制鼓工具,“手工制鼓是个细活儿,要沉下心不能着急。”


  距离展馆不远处,就是王永军的家。


  环视王永军家的小院,到处掉落着制鼓需要的牛皮和柳木片,墙角堆放着一捆捆鼓框,其中一间小屋还写着“安塞腰鼓加工厂”的字样。王永军挠挠头笑着说:“在这里能完成所有的制鼓过程。”


  白鼓、喇叭鼓、小战鼓、堂鼓、拨浪鼓……王永军家里收藏着不少百年以上的乐器和私人定制的鼓,仿佛一个“博物馆”。


  “我们在腰鼓上画上农民画,游客们很喜欢。”王永军有些腼腆地告诉记者,他制作的鼓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有的还漂洋过海出了国。


  腰鼓是安塞一个亮丽的文化符号,享誉中外,但能熟练掌握这项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匠人却寥寥无几。几十年如一日的制作腰鼓,王永军对腰鼓市场现状非常痛心:“现在市面上很多腰鼓做工粗糙、成本低,喷上‘安塞腰鼓’的字样就拿出来卖了。”


  近年来,安塞不断加大对民间艺术传承保护的力度,王永军所在的冯家营村腰鼓文化源远流长,腰鼓人才资源丰富,2018年被打造成“千人腰鼓”文化村后,这个古老的腰鼓村焕发出了新的活力,2020年入选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


  “以前制鼓时没有制鼓设备,一个人拉牛皮另一个人就钉钉子,每次拉牛皮的人总累得满头大汗,鼓皮还总是拉不紧,发不出洪亮的声音。”回想起以前制鼓的日子,王永军不由得一笑,“旱牛皮味道很大,很多人受不了,咱制作腰鼓就是个情怀。”


  说着,王永军与正在帮他钉钉子的妻子相视一笑。


  安塞腰鼓是真正根植于黄土地的艺术,传承好腰鼓制作工艺,不仅能起到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更能增强民族自信。


  “我还要多做些工具提高我的制鼓效率,要把制鼓这门技艺好好传承下去。说起来,我吹唢呐也是一把好手呢。”说罢,王永军随地而站吹起了唢呐,旁边的妻子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承


  ——26岁·讲好腰鼓故事


  安塞区高桥镇龚家沟,山上的梨花开得正好。


  一大清早,70岁的常子珍便赶来给前一天未完工的腰鼓钉钉子,一旁70岁的老伴冯电贵正小心翼翼割多余的牛皮。


  瞥一眼老伴,麻利的常子珍用胳膊肘碰碰手脚不便利的老伴:“割的时候要小心,别割弯了。”看到老伴点点头,她微微一笑。


  院落里摆放着近百个红彤彤的腰鼓,凉水里浸泡着制作腰鼓需要的水牛皮,这里是罗勇的家,也是他建立的腰鼓手工制作社区工厂。


  “之前每次出去打腰鼓,总有人问我腰鼓是哪里制作的,我只能沉默。”罗勇告诉记者,虽然安塞腰鼓远近闻名,但由于制鼓技艺繁琐,安塞并没有大规模制作腰鼓的企业,他希望安塞腰鼓就是由安塞人自己制作。


  安塞腰鼓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挑战者、全国青联委员、陕西省自强好青年、延安市十大杰出青年、延安市创新创业模范……从9岁起便开始学腰鼓的罗勇今年26岁,身上已有不少“光环”。


  打腰鼓,打的是陕北人民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这片黄土地也孕育了罗勇的深情,不论走到哪里,他都记得乡亲们的好。多年来,这个陕北小伙从打腰鼓到教腰鼓再到制腰鼓,一直走在讲述安塞腰鼓故事、寻访制鼓技艺的道路上。


  “村里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年纪大了种不了庄稼,还有不少残疾人和贫困群众。”每当罗勇看到老人们坐在村头发呆,从太阳出来坐到太阳落下,他心里就很难受。


  于是,这个有些“成绩”的陕北小伙独自走上了寻访制鼓技艺的道路。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制作过程复杂繁琐,所需材料与工具也较多,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罗勇的寻访技艺之路也并不顺利。


  “刚开始学的时候并不利索。拿热水泡水牛皮,结果鼓皮熟了用不成了,在鼓上画线也总是歪歪扭扭……”罗勇四处求教拜师,先后走了30多个城市学习制鼓,回来后带着村里人研究制鼓。


  起初,村里的老人不会制鼓,制作的大多数腰鼓是残次品不能销售,罗勇首次采购的50套材料全部浪费了,随后又买了100套制鼓材料。他回忆说:“绝对不能放弃,多次尝试后我们终于做出了自己的腰鼓。”


  掌握了腰鼓的制作技术后,2017年,罗勇在家乡成立了陕之北安塞腰鼓制作基地,借此传授腰鼓制作技术,也为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机会。


  “2019年4月,我在四川绵阳组织千人腰鼓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时,用的鼓就是我们社区工厂制作的。”罗勇骄傲地告诉记者,近年来村民通过腰鼓制作掌握了一项新的谋生技能,实现了在家门口零投资、生产无安全隐患、收入有保障。他们也终于能骄傲地告诉别人,他们打的腰鼓就是自己制作的。


  如今,父亲是自己团队里的腰鼓教练,母亲帮忙管理村里的腰鼓制作队,罗勇“全家总动员”,只为讲好安塞腰鼓的故事。


  近年来,罗勇还陆续在延安鲁艺旧址、清凉山等景区开设了陕之北安塞腰鼓制作基地,游客不仅可以现场观看安塞腰鼓表演,还可以现场体验制作安塞腰鼓、学打安塞腰鼓、表演安塞腰鼓。


  “希望来延安的游客在感受革命精神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红色文化,关注安塞腰鼓,了解安塞腰鼓。”罗勇告诉记者,希望自己能通过实际行动把安塞腰鼓的文化不断弘扬和传承下去。


  “安塞腰鼓制作技艺是安塞腰鼓艺术发展和演变的主要载体。没有腰鼓制作技艺,腰鼓艺术就无法发展。”安塞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晖告诉记者,安塞腰鼓制作技艺对研究安塞腰鼓艺术的艺术形态和对中国传统制作技艺研究非常重要,体现了劳动人民杰出的文化创造力,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夕阳西下,罗勇头系羊肚子手巾,身穿羊皮坎肩,腰扎红腰带,背着自己制作的腰鼓,在鼓声中纵情跳跃。浑厚庄重、铿锵有力的鼓声久久回荡在龚家沟的山坳间,带着罗勇的腰鼓梦继续出发……



  转自:陕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