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福建省厦门市迎来三四年一度的重大活动“送王船”时,喜讯传来: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经评审通过,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厦门活动现场的社区居民欢欣鼓舞。
古之传统:“送王船”背后有祝福也有敬畏
“送王船”最早于15世纪至17世纪在中国闽南地区形成,随着“下南洋”移民和海上贸易逐渐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在闽南,“送王船”活动大多每三四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多在农历闰年于旱季择吉日举行,仪式活动历时数日,或长达数月。闽南地区的汉族(包括疍民,即“水上人家”)和畲族,以及马六甲州的华人、峇峇娘惹人、印裔马来人等,都是这一活动的实践者。在集中传承的厦门市和马六甲市,“送王船”更是当地信众等广大民众最盛大的活动之一。
面对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的大海,靠海而生的滨海社区民众相信通过“做好事”便能够得到上天的护佑。“送王船”便是植根于滨海社区共同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的民间信俗。信众认为,王爷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间各地巡查,拯疾扶危、御灾捍患,而海上罹难者的亡魂(尊称为“好兄弟”)四处漂泊,无所归依。因而,人们定期举行迎王、送王仪式,迎请王爷巡狩社区四境,带走“好兄弟”。
届时,人们在海边、滩地迎请王爷至宫庙或祠堂,用供品祭祀王爷;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普度他们。送王时,人们请王爷登上事先精心制备的王船(木质或纸质的船模),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查社区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随王爷一同出海远行,继续代天巡狩的使命,济黎民百姓,保四方平安。因此,该项目被当地社区民众称为“做好事”。
从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的角度看,“送王船”承载着相关社区有关自然和宇宙知识,如观察气象、潮汐、洋流、风候、牵星图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也是海上捕捞、养殖和海上贸易等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晶,还融合体现了传统手工艺、表演艺术、口头传统等文化表现形式的当代传承。
活态传承:送王船如何传承至今
“送王船”在岁月洗礼中能够赓续至今,三方面的传承不可或缺:
仪式活动组织经验与仪轨传统知识在宫庙或宗祠理事会换届过程中实现新老成员的代际传承。主会、头家、炉主和王船主任等将司职经验传授给继任者。
相关实物制作技艺主要通过师徒和家族传承。其中,木作王船制作的工序及相关仪式由师徒相传;纸扎技艺(神偶、王船扎制等)和彩绘技艺由家族传承。
艺阵表演以师徒传艺和艺术院校的专业教育为主,如高甲戏、歌仔戏等。
遗产项目的知识与实践通过相关社区举办周期性的仪式活动,由广大社区民众世代相传。其中,相关的传统知识和民间智慧通过长者的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并在社区内部和社区之间的互动、交流中,潜移默化为个人的知识养成。如王爷信俗、海洋自然知识和海洋生产生活经验,以及先辈“下南洋”的传说、故事、民谣及谚语等口头传统,成为社区民众共同传承的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知识和技艺。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进发宫疍民文化保护中心理事陈文滨表示,在众多有着“送王船”传统的地区,漳州九龙江独具特色——庙宇完全以船为主体,“送王船”整个流程完全在水上完成。这与当地船民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高度契合。早年间,船民在水上谋生,水上吃、水上住,逢节庆或大事便纷纷驾船泊到公庙周围。如今,船民上岸,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庙仍是精神寄托,但宫庙凝结着水上生活智慧和文化习俗。正是由于这种深刻的文化印记,庙宇才能在快速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保存下来,“送王船”才得到一代代守护,得以活态传承。
进入21世纪,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为“送王船”的传承与传播做出诸多努力。在中国,2011年以来,相关社区和群体自觉保护该遗产项目的文化环境和实践场所,周期性地开展“送王船”活动。2012年,13个宫庙和宗祠联合成立“送王船”联谊会,陆续开展交流与合作,举办专题研讨会,设立传习中心和社区展示厅,改善了该遗产项目的实践环境。在马来西亚,2012年以来,马六甲勇全殿和清华宫先后举办王舡仪式;勇全殿召开国际学术会议,创建脸书账号,印发明信片及纪念邮票;筹建王舡博物馆,号召峇峇娘惹民众提供历史资料,积极开展资料建档,筹建“送王船”仪式的固定场地。
时代内涵:“送王船”是移动又稳固的精神社区
“送王船”这一遗产项目的持续性实践,唤起了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共同记忆,贯穿着人们对生与死的理解,承载着相关社区有关自然和宇宙知识的积累,成为人们有关海上风险和灾难的持续性反思,其所蕴含的敬畏自然、慎终追远、化怨为和的理念,更是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责任。
如今,“送王船”早已不再是一项简单的民俗活动,而成为连接社区民众、推动社区和谐发展、丰富不同社区间对话合作的重要文化载体,被赋予了更多时代意义和价值。
“‘送王船’早已超越空间意义上的社区,成为一个移动而又稳固的精神社区。此次申遗成功,大大提升了‘送王船’的文化能见度,加深了在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推动营造了积极主动展示文化的氛围。”陈文滨说,“更值得期待的是,申遗成功后,‘送王船’连结的社区范围会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与马来西亚社区更加多元、密切的交流,‘送王船’及其精神价值更为世界所认可。”
福建省泉州市泉郡富美宫董事长陈淑贤认为,富美宫传统的“送王船”活动是社区居民、泉州人重要的节俗活动,承载着当地百姓祈求平安健康、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着海内外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送王船’活动得到当地人的支持,其中包括财力、物力以及人力等,一场‘送王船’活动是当地百姓和官方群策群力的结果。”
“申遗成功有助于‘送王船’活动更好地传承。希望我们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对传统的生活图景加以还原,便能吸引更多游客体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及其精神。”陈淑贤说。
厦门钟山社区代表陈福圆表示,在海难多发的时代,“送王船”通过集体行动缓解了灾难给社区民众造成的心理震荡,不仅可以重建社区联系,还能给居民提供精神慰藉。而今,“送王船”对于新时代社区建设、文化传承与发展更有新的意义,它提倡“做好事”的精神内核弘扬正气,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起到规范和引导社区成员行为的作用。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中举行集体仪式活动,更对促进社区文化认同、增进社会和睦起到积极作用。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当下,尤其在移民社区,“送王船”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追求和谐的理念,不仅加强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更为建设团结友爱、社会安定、生态文明的包容性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
厦门市思明区沙坡尾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许长忠认为,“送王船”作为联合申报范本,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以及海洋文化的影响力和包容、拼搏的精神,必将加深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友好联系。“思明厦港沙坡尾作为厦门海洋文化的原点,有着丰富的海洋元素和文化基础。我们将继续做好‘送王船’的发掘、保护和提升,通过社区共同的文化认知,传承和引导社区居民弘扬海洋精神,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团结包容,共同奋斗,把沙坡尾社区打造成国内外海洋文化交流的平台,并通过更加密切的文化交流,融入海洋经济发展大局。”许长忠说。
马来西亚2020年送王舡主任拿督颜泳和说:“随着‘送王船’申遗成功,马六甲的5间王爷兄弟公庙将成立送王舡公庙联谊会,肩负起保护传承这项非遗项目的责任,联谊会成员包括马六甲清华宫、清侯宫、华德宫、玉华宫及勇全殿代表。未来,我们将号召更多在峇株巴辖、吉兰丹、古晋等地的宫庙举办送王舡活动。”
烛照文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合作的生动范本
作为共享的非遗项目,“送王船”仪式实践烛照了中马两国人民长期的友好互动,也展现出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体现了海上丝绸之路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一直发挥着推动各国文化间对话和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认为,“送王船”在中国和马来西亚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实践根基,是两国共同的文化信仰,寄托着两国人民对海上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平安祈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送王船”不仅是中马两国重要的精神纽带,也是东南亚文化共享的载体。
厦门的闽台“送王船”和马来西亚马六甲的“送王船”,分别在2011年、2012年入选各自国家的文化遗产项目,马六甲和厦门等地“送王船”文化交流十分热络。2015年以来,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与马来西亚侨生(峇峇娘惹)公会结为友好协会,推动社区层面的持续性互动和合作。其中,2016年至2018年,双方先后7次组织相关宫庙、宗祠的代表参加对方的“送王船”活动,交流传承经验,共商保护大计。
马来西亚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送王船”的保护传承单位,保存了马来西亚“送王船”的完整资料。近年来,勇全殿10余次赴中国进行交流,参加厦门、漳州等地的“送王船”。2017年至2018年,勇全殿先后与厦门市吕厝华藏庵和漳州旧桥进发宫签订友好宫庙协议,进一步增进了双方传承这一遗产项目的共识,并为当地民间人文交流和增强公众非遗保护意识搭建了平台。
2019年1月9日,在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和马来西亚侨生(峇峇娘惹)公会的共同倡议下,“中马送王船协同保护工作组”成立。在两国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由该工作组牵头制定《送王船联合保护行动计划(2021—2026年)》,以协同两国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开展这一遗产项目的联合保护工作。两国联合开展了资源普查、数字化建档、跨学科研究等工作,并建立协调机制,以工作组为协调机构,确保两国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广泛参与。此外,在共同增强公众保护意识、媒体宣传、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和支持方式等方面,中马两国也采取了诸多行动。
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叶细致认为,中马两国的共同努力寓于其中,意义深远。小小“送王船”,搭建起了交流合作大平台。其一,“送王船”申遗顺应民心。申遗成功对于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维系共同情感作用显著。以此为基础,创造国际对话空间,带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交流合作前景可期。其二,两国联合申报的模式,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称“该项目被列入名录,将成为各国人民对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担跨境保护责任的范例”。这对于国际社会在非遗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示范意义。这种模式在未来的推广,将是中国对于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其三,“送王船”讲求的“做好事”“做好人”,蕴含着宽广胸怀和开放探索的精神,蕴含着向往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通过申遗,中国智慧走向世界,而以申遗为契机,区域间的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产生更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申遗成功后,更多新作为
“中马送王船协同保护工作组”制定的《送王船联合保护行动计划(2021—2026年)》,以协同两国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开展该遗产项目的联合保护工作,主要包括:
联合开展对两国“送王船”的内容、象征、意义等的调查,全面记录该遗产项目的存续状况,搭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平台。
定期开展学术工作坊、研讨会等学术研究活动,推进仪式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论研究。
利用既有的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机构,开设“送王船”专题展览并组织巡回展出;发展参与式体验项目,提升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重要性的认识。
弘扬与该遗产项目相关的海洋文化知识与技艺,推广优秀保护实践,促进社区、群体之间的经验交流;鼓励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专题纪录片和数字知识产品。
结合自愿投工投劳、捐资捐物的传统运作模式,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支持方式,让多元行动方为促进该遗产项目的传承、传播发挥作用。
建立协调机制,定期评估该遗产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面临的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方案,将共同行动和各项保护措施落实到位。
(记者宋佳烜王彬)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