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标明作者是莫言的一篇文章《生命里,总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不敢确定是否真是莫言本人的东西还是什么人假借莫言之名姑且不论吧,但我今天是要借祥云来说事的。
在那篇文章里,我想作者是在想表达不要为了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或事去伤神,不要去为了逢迎而降尊屈贵。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不是在降尊屈贵?他所说的在远离了不喜欢的人便可以到祥云下面去散步,这听起来有点笑话,要是换成乌云和大白云朵还说的过去。因为那朵祥云为什么要为你缭绕?
你的高度不够的话,你如何能望得见那朵祥云?
说到人的高度,我们先从人的角度听听西哲和古人以及今人的论述。
丰子恺在《人生的三层楼》中如是说: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
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创新。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第二层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了。他们做事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满足探究人生的究竟——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
池莉的《人生三境界》是这样描述的: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余杰在《人生三境》中这样总结:
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西方,马斯洛有个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的理论:
第一层需求,也就是最底层地需求:PHYSIOLOGICAL生理需求,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
第二层需求,SAFETY安全感需求,正常生活问题。
第三层需求,LOVE,归属感需求。
第四层需求,ESTEEM尊重。
第五层需求,SELF-ACTUALIZED自我实现。
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
从两位西哲的邃思联想开去,在中国古代的禅宗、诗学、美学诸领域,也有好些关于人生三境的妙论。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境:“?其实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就诗人的主体而言,心灵最初是自由自在的,不辨美丑,处于童贞状态;当认识到规矩和成法之后,就陷入束缚和捆绑之中;最后摆脱一切外在的桎梏,获得了主体与客体的契合,也获得了真正的、纯粹的自由。这时,方能“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严羽之后,诗人潘德兴又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潘氏是在说诗,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呢?返朴归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最终将禅学、诗学与人生哲学融会贯通,铸为一体的,是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王氏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与齐克果、尼采的描述相比,王国维的论述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是诗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贯注。它包蕴了一种纯粹的生命体验,使人突破自身生活的惰性;它设定了生命气息充盈的坐标,引导人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
关于人生与艺术,以上为西哲和一些名人的经典论述。
说到诗,尤其是古典诗词,在和一些文学爱好者交流的时候总会觉得现代人的东西与古人的东西之间似乎隔着一层什么,总找不到从前的感觉。回到现实生活我们和古人之间到底隔了一层什么呢?我说是“霾”。
即便现在想想就算是到大白云朵下面去散步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刚刚出炉,遭遇了先顶后封的结局。那部片子在说什么呢,是穹顶之下,黄土之上,霾太重。我想说这个霾它今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那是几十年前就种下的种子。霾是可以分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吧。因为传统文化被破坏了,而传统思想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很重要的。几十年间还有多少人去关心文化传统中的思想是否正确。而抛弃了这些的时候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结果,又有多少人去关注呢。所以我们今天所有的人都要吞食这样的后果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面对现世生存中的很多问题,绝不是去分辨什么人的头上是乌云什么人的头上是大白云朵的问题,而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能不能驱除和清理掉我们内心里的霾的问题。
回到我们的前人的思想理念上来,给我们的启示首先是回归,然后是否有想提升人的境界的愿望。这个时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物极必反,人类也必将开启新的篇章。我们是否能从纷繁复杂的世相里探求到一点人生的真谛,从古人和西哲的典籍里吸取到一些对我们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很重要的。当一个人能够把充满欲望的心,把那颗在半空中漂浮着的极具贪婪的眼睛收回来,回归到人的身体里面灵魂里面人性上来的时候,人才能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和人生,才会有可能有想提升的愿望。
即便当一个人真的有了这样的愿望的时候,提升也是很难的。?因为你与你也许仅仅一步之遥。而这一步也可能是一层窗户纸,也可能是不知道孙悟空的几个跟斗远呢。现实的社会会给你很多迷障和考验。你的心在哪里这很重要。
回到写诗,回到文学,回到艺术,我想说喜欢是一个人入境的敲门砖,而提升不仅仅是个技术活,悟性更重要。在文以载道也好,茶以载道也好,衡量一切的艺术的标准在于道。是道在借以各种形式在传播在传承。这也是我所理解的术与道的关系。而一个人艺术的水准和境界的高低与他的艺术所承载的内涵是紧密相关的。那么能够领悟道与法的内涵便是真真最重要的了。
在网上我看到了熊培云的诗集的发布,其中看到了他的一些诗,并不华丽,但是着眼点很高。其中有一首:
《谁没有两颗心》
这世上,谁不是孤身一人
如我,静悄悄地
走过尘世的山坡
这世上,谁没有两颗心
如我,静悄悄地
一颗心枯
一颗心荣
一颗心幽暗
一颗心光明
一颗心垂首
一颗心眺望
一颗心在地上流血
一颗心在天上包扎
看到这首诗我想说他所表达的绝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感受,他写的是一个整个社会层面的感受。而这样的体会与感受恰恰是一个人超越了个人和物质层面之后对精神层面和大众层面的考量。
我们都的孤独的来到这个世界的,虽然有时候会结伴同行,但现实中的困顿会成为一个人超拔的牵绊,所以只有放下一些什么,放下一些自我和欲望,人才可能会升华上来一些。由此我想说人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如果有了一种能力,就是像牛一样吃的是草而挤出的是奶那样,吸进的是霾而呼出的是莲花的时候,还何愁见不到蓝天见不到大白云朵呢,还何愁你的文章不能妙笔生花,不能隽永于世呢?我们也一定能够获得“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恩赐,而写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神妙感受。
但我还想说,诗歌,文学,艺术等等行当都是为人而存在的,在哪一个行当里“入境”都是容易的,但“越境”就难了,而能够看清谁轻谁重达到“出境”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一个人能从文学入境,而又在文学的殿堂中寻找到人生的归宿与人生的大意义者当是那个幸之又幸的人了。
所以,我所能领悟到的文学、艺术不过是人生的阶梯两旁的扶手,而你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我将对自己的忠告写在下面:
请不要再试图拾起那打落一地的人生碎片,也不必在意曾经的衣衫褴褛,回转身,朝着你想去的地方走,请相信必将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指引着你走上一些台阶。
那些台阶,走着走着奇迹就会有了,那是一条通往琼楼玉宇的台阶。只有站在了琼楼玉宇的天台上,你才可能仰望到那朵祥云。
所以我不会再仰视任何一个人,但我会仰视那朵祥云!(丁宁)
转自: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