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陈冬:博物馆应尊重公众知情权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4-28





  博物馆不仅要在充分尊重公众知情权上下工夫,还要积极创新、勇于探索,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随着文化和旅游日益走进公众生活,参观博物馆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方式之一。一是大多数博物馆具有免费参观的便利,二是公众对了解博物馆展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性的需求不断增强。当博物馆逐渐呈现景点效应和品牌后,慕名而来的游客就会越来越多。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博物馆仍然对公众的参观热情很“冷漠”,人们经常被“闭馆维修”拒之门外。事实上,公众参观博物馆吃闭门羹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博物馆改造、维修、保养,给公众提供一个更好地、舒适地参观环境,值得肯定,但在闭馆之前应及时给公众一个“交代”,把“善后工作”做好,而不是简单地一关了之。


  此前,笔者前往某博物馆参观,就吃了一回闭门羹。走近大门,上面赫然用硬纸板写着“闭馆维修”四个大字,仔细观察,门上已结满蜘蛛网,像是闭馆很长时间了。隔着门往里看,广场上空空荡荡,几乎没有一点儿维修的迹象。至于该馆何时开放、维修时间多长等问题都一无所知。这些信息在博物馆门前没有公告,在网上也无从查寻,来此参观的公众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博物馆条例》第四章第二十九条规定,博物馆应当向公众公告具体开放时间,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开放。


  博物馆闭馆不发公告,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和侵犯。《博物馆条例》还要求,博物馆展品以原件为主,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应当明示,这些都是对博物馆必须履行告知义务所做出的具体规定。而在实践操作中,博物馆却忽略告知义务,对条例规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实不可取。


  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曾在《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一文中说:“博物馆是通过为观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而实现教育目的的,其发挥着人与物之间的桥梁作用和中介作用。”苏东海说的这两个作用恰恰说明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的关系。博物馆应当关心和照顾公众的核心利益,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一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博物馆条例》重要意义,增强信息公开意识;二要建立本单位信息公开制度,遇事不藏着掖着;三要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利用网站、微信公开发布权威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


  工作机制理顺了,学会了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就会赢得理解和信赖。否则,忽悠大家跑冤枉路,最终被忽视的将是博物馆自己,影响的是文旅行业整体形象。


  当下,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文化事业的前沿,又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根本目的是要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协调融合发展,而博物馆在这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将在文化和旅游深层融合中迎来重要发展机遇期。因此,博物馆不仅要在充分尊重公众知情权上下工夫,还要积极创新、勇于探索,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作者单位:国家博物馆)


  原标题:国家博物馆陈冬:博物馆应尊重公众知情权


  转自:中国旅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又一起!连云港多家化工企业随意排污 触目惊心! 又一起!连云港多家化工企业随意排污 触目惊心!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