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选举鲁迅等七人为常务委员。
在左联成立大会上,鲁迅强调:“要在文化上有成绩,则非韧不可。”为使与会者听懂并加深印象,他特意在黑板上大书了一个“韧”字。正是以这样的韧性战斗精神,鲁迅带领左联开辟了人民大众的革命文学道路,培养和造就了大批文化人才。
鲁迅是左翼文化运动旗手,“是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过来的一位老战士,坚强的战士”,是“一位先进的思想家”。他所推动的革命文化事业,是我们党早期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从事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源泉。
成为“能引路的先觉”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面临极其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利益,鲁迅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文化斗争事业。
鲁迅认为,文学艺术属于人民,是无产阶级为自身利益而斗争的一种武器。他希望文学艺术工作者对人民负责,成为有进步思想、高尚人格的“能引路的先觉”。
鲁迅反对文学艺术成为少数人垄断的玩赏品和脱离人民故作高雅的倾向,批判形形色色的唯美主义、颓废主义、享乐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等“超功利”“超政治”的资产阶级唯心论。
同时,尽力扭转忽视创作规律、轻视技巧的庸俗功利主义倾向,在小说、诗歌、散文、美术等革命文化前沿冲锋陷阵,推动左翼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为启蒙大众,他强调要多为大众创作,“竭力来做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以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
鲁迅尤其关注民间歌谣、连环图画、漫画、版画、剪纸、插画、书籍装帧、木刻这些具有“刚健、清新”和强大生命活力的民间文艺,认为“实在还有更光明、更伟大的事业在它前面”。
与人民审美兴趣相一致
鲁迅是深邃的思想家,也是埋头苦干的实践家。他特别喜欢木刻,敏锐洞察到现代木刻的革命性和易于复制传播等现实功能,并倾心栽培这项大众艺术。
新兴木刻运动具有世界性,其源头既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苏俄革命艺术,以及对中国汉唐艺术、金石木刻传统和日本传统版画浮世绘的参考借鉴。鲁迅认为,新的木刻“是新的青年的艺术,是好的大众的艺术”。他希望中国木刻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表现出黑白线条尖锐自然的“有力之美”,创造与人民审美兴趣相一致、别具一格的中国新兴木刻。
为开阔视野、提升水平,鲁迅还以批评家、策展人、赞助者、编纂者、出版方等多重身份,自费出版画集,组织讲习班,策划展览。鲁迅坚信源于中国的木刻能重焕活力,“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在坚守中华文化基础上,鲁迅还注重放眼世界、胸怀天下,推进国际交流。
为给中国文化补充新鲜力量,鲁迅不断创办杂志、编印书籍,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外国优秀作品。他到上海居住后创办的第一个文学刊物《奔流》,从编辑、校对、翻译、后记、插画乃至制版、与投稿者通信、代索稿费等杂务,无不亲自操持。
鲁迅还积极开辟中外文化的交流场所与渠道。1930年至1933年,他在上海分别策划举办世界版画展览、德俄版画展览和俄法书籍插图展览。
1933年底,鲁迅与在上海的法国女记者绮达·谭丽德商定,到巴黎举办“革命的中国新艺术展览会”。经过精心挑选,50余幅中国青年的作品于1934年3月在巴黎毕利埃画廊展出。
这次展会的前言写道:“从中国的中心,给我们寄来了这些绘画、木刻画。这些艺术作品极其有力地、非常感人地表现了中国绝大多数劳动者为争取其解放而进行的战斗。”同时,还附有《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宣言》,指出“中国的艺术已经从为形式而斗争过渡到为意识而斗争”。
对音乐领域相对关注较少的鲁迅,也积极向外介绍中国民歌。他曾转寄给北方俄罗斯民族合唱团几首中国民歌,并附信说:你们热情洋溢的歌声飞越万里,给中国无线电听众留下了美好的、难忘的印象。现在通过高尔基同志寄给你们几首有谱的中国民歌,借以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谢忱!
“他活像一位母亲”
鲁迅对中国青年充满期待,希望中国青年能摆脱冷气,向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不以“导师”自居,对待青年处处流露温暖真情。当青年画家寄来大卷木刻画的时候,他眉开眼笑地一幅一幅仔细翻看,以喜悦欢欣的心情给予通俗平实、富有见解的精当评论。
为了一名并不相识的邮局职工翻译《勇敢的约翰》出版之事,从1929年11月到1931年11月,他给对方写信21封,编校来往5次,与书局等多次接洽,还自己先垫付制版费、版税。
1936年10月8日,鲁迅逝世前11天,他带病到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海会场,与在场的青年木刻家围坐畅谈。沙飞回忆:“他活像一位母亲,年轻的木刻家把他包围起来,细听他的话,我也快乐极了,乘机偷偷地拍了一个照片。”这张照片,记录下鲁迅与青年永恒友谊的瞬间。
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学艺术。今天,我们应当继续传承弘扬鲁迅的创作与斗争精神,领悟人民心声、启迪人民心灵,繁荣文化创作、推动文艺创新,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副处长、副编审)
转自:解放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