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可以将重心放在人物心路历程上,贴着人情人性表现信仰的力量,通过塑造有温度、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让红色文化鲜活可感
中国戏曲是高度诗化的艺术,唱念做舞,处处可入诗。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可以充分发挥戏曲的美学特点,增强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思想穿透力
一方面是以当代人的视角开掘主题,在人物塑造和思想表达上有新意;另一方面是兼收并蓄,力求创造新的舞台艺术样式
我的家乡在赣南,那是一方饱蕴红色文化的厚土。我听着红色故事长大,对峥嵘岁月中的那些人、那些故事耳熟能详。作为一名生于斯、长于斯、艺术生命成熟于斯的共产党员和艺术工作者,红色已经作为生命底色熔铸于我的血脉中。多年来,在舞台艺术创作领域,我持续深耕革命历史题材,致力于用富有魅力的戏曲作品表现红色历史文化的史诗品格和崇高精神,感动观众并且激励观众。
用鲜活形象传递伟大精神
戏曲长于抒情,善于以接地气的艺术手法塑造质朴的人物形象,以细腻的唱念做舞展现人物内心,以情动人。因而,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创作可以将重心放在人物心路历程上,贴着人情人性表现信仰的力量,通过塑造有温度、令人信服的人物形象,让红色文化鲜活可感。
比如采茶戏《山歌情》就侧重通过剧中人物的人生选择和人物性格,表现赣南苏区人民的坚韧品格和奉献精神。剧中,“欢送兴国师出发”“打了赣州打吉安”的革命歌谣贯穿始终,当年苏区人民正是怀着这份火热又纯朴真挚的感情,加入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他们中贞秀和明生这对情侣,以山歌为媒,倾心相爱,但贞秀的养母做主把她嫁给了满仓,这给三位主人公带来深深的情感伤害。但是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他们放下情感纠葛,都去争夺意味着牺牲的“山歌大王”的毛巾,以此保护他人,保全革命队伍。三人以歌声抒发各自情怀,实现人格的升华,也将全剧推向高潮。
评剧《革命家庭》以母亲的视角,讲述烽火岁月中一个普通家庭的聚散离合,表现朴素懵懂的乡村少女方承走近革命者并逐渐成长为共产党员的过程。伴随方承的成长,共产党领导的湖南农民运动、上海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等历史事件被自然地引入剧中,推动主人公在政治上逐步走向成熟。剧作注重展现亲情,特别是夫妻情、母子情、母女情,这种亲情又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观众在与人物的共情中重温历史,被革命先烈的牺牲奉献所震撼。
用艺术张力展现信仰力量
也许和来自革命老区有关,我导演的革命历史题材戏曲作品大多充满激情。舞台上,我尽可能通过艺术手法渲染情感,创造出属于舞台的戏剧性、可视性,让观众充分感受到红色精神撼动人心的力量。
中国戏曲是高度诗化的艺术,唱念做舞,处处可入诗。革命历史题材戏曲可以充分发挥戏曲的美学特点,增强作品艺术表现力和思想穿透力。昆剧《瞿秋白》由“溯源”“秉志”“镌心”“取义”四折结构而成。每一折都分为“昼”“夜”两部分:“昼”对应瞿秋白的人生历程;“夜”通过亦真亦幻的舞台手法,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剧中瞿秋白的形象体现出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的阳刚之气、蓬勃之气,体现出人物内心燃烧着的激情和浪漫。在舞台上将人物的这种精神外化,恰可以充分发挥戏曲以虚代实、在有限舞台上创造无限表达空间的优势。
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湘江战役,湘剧《忠诚之路》在这样的历史脉络里娓娓讲述革命者陈树湘的成长道路。历史上,陈树湘几乎没有留下个人影像资料。在全剧尾声,剧中陈树湘当年的战友、开国将军韩伟在后人绘制的多幅素描中认出了陈树湘,继而从轮椅上站了起来:“报告师长!”这时,舞台上的投影出现陈树湘的素描画像,既素淡又伟岸。老将军背对观众,向素描画像敬礼。扮演陈树湘的演员从舞台深处走来,向观众敬礼。这种诗化的表现手法,更好传递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缅怀。
以精心之作传承红色文化
在导演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探索过程中,我“有守有进”。“守”,既指回归戏曲本体,不同剧种的“立身之本”不能变;也指回归生活,向生活要灵感、要表达、要发现。“进”,一方面是以当代人的视角开掘主题,在人物塑造和思想表达上有新意;另一方面是兼收并蓄,吸收民间歌舞、皮影戏等多种艺术元素,力求创造新的舞台艺术样式。
比如,在昆曲《瞿秋白》的配曲中,既有传统的笛子,也因为剧情需要加入了交响乐,以呼应《国际歌》之于人物理想信念的意义。同时,用八个“梦境影子”的场景,表现人物挥之不去的内心感受。在京剧《红军故事》中,演员的表演既是传统的程式化的,举手投足精神抖擞,表现人物在困境中的不屈力量,同时又是有生活气息的,贴近今天的观众审美。评剧《母亲》以英雄母亲邓玉芬为原型,展现在抗日战争期间民族遭受的灾难,讴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全剧从母亲的视角回忆战争,通过演员表演带来时空转化之感,打破传统线性叙事结构,让观众紧紧跟随人物的情感叙事深入到可歌可泣的历史中。
作为中国共产党员、作为文艺工作者,在创排革命历史题材戏曲的道路上,我一次次走进百年历史深处,一次次被震撼、被升华。党的百年历程中,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和太多丰富的资源,有待我们去发掘、去表现。戏曲长于抒情、长于展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不受时空局限、能在方寸之间表现千军万马、古今穿梭的假定性审美特质,以及诗化的内在气韵,这些都是戏曲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独特优势。在戏曲舞台上讲好革命故事,以精心之作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作者为戏曲导演)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