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需“戒尺”而非“量尺”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6-12








  “翻转课堂”的尝试让学生有了更多实践机会。资料图片

  又是一年高考时,考生们奋战3年终于到了交答卷的时候,然而,考卷固然有答案,教育却不能凭一纸答卷而定性。2019年社交平台上各类新词“打”得热火朝天,“AI合成主播”“移动5G时代”等热词背后,传媒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也急需解决,但途径不应框定,明晰高校教育的权责体系,丢掉成规的“量尺”,方是传媒教育多元发展的长久之道。

  拒绝“量尺”化教育

  人才培养没有标准化定义,因此,拒绝用条款束缚个人发展。当下的高校教育存在一个通病,便是过于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履行。每个学生依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选课、听讲座,以一种完成任务的方式按照别人制定的路径向前。这样的条例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将学生束缚于大框架之下无法伸展拳脚;另一方面也是学校惰性的体现,试图一劳永逸,制定了培养计划以此避免条例之外可能出现的“意外”。一切都有条例可循,却显得失去了特色,毕竟各高校同专业好几十页的培养计划掐头去尾大多雷同。

  高校教育应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定制内容和创意发挥的空间。个性化定制服务已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大数据平台依托个性化的分析评估提供精准有效的定制服务,例如信息推送和个人安全报告等。高校本身“必修+选修”的课程模式也是一种初级的定制化模式,但是,显然这样的模式并没有进一步体现出高度的个性化和合理化。许多高校的必修课程占据了所有课程的一大半,选修课程也是在学校给出的5门中选4门,或者4选3。美其名曰是选修,但可选择空间实属有限。尽管理解这其中有着避免资源浪费的考量,但是,这样的高等教育离“高等”还是有些距离的。

  在传媒教育的过程中,一些传播类院校扩大招生量的同时必须做好教育资源提量、提质的准备。与选修课可选择空间形成落差的是,当前大学招生名额普遍上升。招生量的扩大,带来的是课堂人数的增多。当一个课堂超过20个人,要求高校老师通过一学期的互动,摸清楚每个学生的状态实在有些严苛。因此,为了保障课堂教学质量,控制班级人数,合理安排教学课程的分布尤为重要。不能严进宽出,更不能宽进宽出。

  开发课堂多样性

  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大多传媒类院校在尝试学生实践的过程中颇下功夫。因此,这样注重课堂形式多样化呈现,拒绝单一模式走到底的探索应该更为持续而深入。通过课堂形式的创新,可以使学生对于理论的认识更为深刻,开发课堂教学模式多样性的同时,也促使着学生创造力和适应力的提升。当下高校对于“翻转课堂”的尝试值得肯定,通过教师对于课程的把控安排日程,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作和实践空间,最终又回到课堂中来。这样的“翻转课堂”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及时解决学生实践难题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也让我们看到更多对于课堂议程设置创新的价值。

  与此同时,课堂教学也需重视与业界观点的碰撞、融合。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常常组织学生进入《金融时报》、电视台等传媒机构进行交流、实习或采访,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的学生在媒介产品制作课程的期末汇报中会有来自英国广播公司等业界的专家参加和点评。高校课堂教学与业界专家需要紧密联动起来,将业界最新最热的观点和技术引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并将课堂延伸至业界事件当中,促使双方碰撞出更多的火花,毕竟,处处皆可开发且能成为学习的“课堂”。

  借助技术手段,拓宽教学空间。地理位置一直是教学的难题,当前教育资源依旧存在着地区的差异,但新的技术却可以使地区差异性减少。在今年较受关注的《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中,远程教学模式再次引发热议。以往的视频教学缺乏及时的互动和反馈,但直播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许多学校也陆续开设了视频通识课,尝试以直播+录播两种教学结合的模式,促进各高校间自由的共享和交流。

  高悬“戒尺”促发展

  戒“躁”,加大更多长远投入。教育从来都不是一项可以用“成本”“收益”来衡量的产业,立德树人精神下的教育是一项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当前传媒教育存在着焦躁现象,各种辅导班和艺术培训班,以“集训”手段力求学生能力的快速提升。这样的手段或许有助于短期的应试,但教育核心应放到学校日常教育中来,过多依赖课外的培训忽略日积月累的沉淀,是本末倒置、缺乏远见的体现。

  戒“懒”,照本宣科、千篇一律都不可行。不管是课堂模式的陈旧还是培养计划的雷同,其更深层的原因都是高校管理层面的惰性所致。教师队伍缺乏求真、求新的劲头,在科研上铆足劲争名次,对待教学任务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出色但求不错。应对这些问题需要戒除懒惰思想,结合新的社会热潮,跟进管理和人才培养方向,缩短各项规划的更新周期,勇于开设试点进行创新实践,激发队伍活力。

  戒“窄”,拒绝设限,多角度多层面扩宽教育边界。新媒体时代下,传媒教育需要更多的新观点、新角度和新技术的结合,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以此促成“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传媒教育需紧扣市场需求,同时高于市场层面,做好人文关怀和实际需要的有机结合。互联网正经历融合纵深的发展过程,传媒教育也需要在融合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其他专业的精髓,拓宽学科视野,开发学科边界,促进传媒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

  中国传媒教育现阶段处于优化、细化发展阶段,需要新元素、新平台、新技术的融合,通过对国外优秀实践案例的借鉴和对技术的吸收与创新,以此给传媒教育更多动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宽”路。与此同时,检验教育发展的核心标准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需要丢掉“量尺”,给予更多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这是传媒教育依托新的技术更为自由多元的延伸,也唯有这样才是培养有个性、有能力、有理想的高素质传媒人才的“捷径”。


  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